说明:
1、组别指职工组、教师组、学生组(高职高专、高技与技师学院、中职中技);
2、要求每队三位选手每人必须掌握两个数控系统,其中每位选手必须掌握FANAC系统,除此之外选手还要在华中数控(HNC)、广州数控(GSK)、沈机·飞阳(F0/C0) 三个系统中各掌握一个系统。例如:甲、乙、丙三位选手,每个人除掌握FANUC系统外,如果甲选手选择了广州数控(GSK),那么,乙选手只能在华中数控(HNC)、沈机·飞阳(F0/C0) 两个系统中再选择一个系统;如果乙选手选择了华中数控(HNC),那么丙选手就只能选用沈机·飞阳(F0/C0) 系统。大赛组委会将根据报名情况和设备情况对各选手使用的数控系统另行通知确认。
附件3
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竞赛技术文件
一、竞赛项目及内容
(一)竞赛项目
竞赛项目为数控铣工,竞赛组别分为教师组、职工组、学生组三个组别。
(二)竞赛内容与方式
数控铣工的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竞赛、软件应用竞赛和操作技能竞赛三个部分。
1.理论知识竞赛
理论知识竞赛采取以计算机无纸化闭卷作答方式进行,竞赛内容包括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基础知识、机械加工基础、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技术等,总分为100分,时间为120分钟。
2.软件应用竞赛
软件应用竞赛应用CAD/CAM软件和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计算机机房采用上机操作方式进行,竞赛现场提供CAXA制造工程师V2008(CAD/CAM软件),计算机仿真加工由竞赛现场提供VERICUT7.1和广州超软仿真软件。竞赛内容包括零件几何造型、加工参数设置、刀具路径与加工轨迹的生成、代码生成与后置处理和加工仿真等,总分为100分,时间为180分钟。
3.操作技能竞赛
操作技能竞赛的数控系统采用广州数控、华中数控、飞阳数控等数控系统。现场机床旁边将配有计算机,采用机床实际操作的方式,可选择通过手工编程或计算机自动编程,按图纸要求完成试件加工,学生组、教师组、职工组竞赛时间均为360分钟,总分为100分。
(三)竞赛标准
教师组、职工组以数控铣工技师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为依据。高等职业院校(含高职、高专)、中等职业院校(含中专、技校、职高)和高级技校技师学院的学生均以数控铣工高级工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为依据。各组别命题在上述标准要求基础上,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的相关内容。
1. 基本要求
1.1职业道德
1.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1.2职业守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3)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工作程序与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开拓和创新;
(5)爱护设备、系统及工具、夹具、量具;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1.2基础知识
1.2.1 基础理论知识
(1)机械制图;
(2)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
(3)机电控制知识;
(4)计算机基础知识;
(5)专业英语基础。
1.2.2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机械原理;
(2)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基本结构及维护保养方法);
(3)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知识;
(4)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5)设备润滑和冷却液的使用方法;
(6)工具、夹具、量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7)铣工、镗工基本操作知识。
1.2.3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2)文明生产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1.2.4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质量要求;
(3)岗位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1.2.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
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
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3)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2.工作要求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加工准备
| (一)读图与绘图
| 1. 能读懂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2. 能够测绘零件
3. 能够读懂数控铣床主轴系统、进给系统的机构装配图
| 1. 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2. 零件的测绘方法
3. 数控铣床主轴与进给系统基本构造知识。
|
(二)制定加工工艺
| 能编制二维、简单三维曲面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文件
| 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
(三)零件定位与装夹
| 1. 能选择和使用组合夹具和专用夹具
2. 能选择和使用专用夹具装夹异型零件
3. 能分析并计算夹具的定位误差
4. 能够设计与自制装夹辅具(如轴套、定位件等)
| 1. 数控铣床组合夹具和专用夹具的使用、调整方法
2. 专用夹具的使用方法
3. 夹具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4. 装夹辅具的设计与制造方法
|
(四)刀具准备
| 1. 能够选用专用工具(刀具和其他)
2. 能够根据难加工材料的特点,选择刀具的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
| 1. 专用刀具的种类、用途、特点和刃磨方法
2. 切削难加工材料时的刀具材料和几何参数的确定方法
|
二、数控编程
| (一)手工编程
| 1.能够编制较复杂的二维轮廓铣削程序
2.能够根据加工要求编制二次曲面的铣削程序
3.能够运用固定循环、子程序进行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制
4.能够进行变量编程
| 1. 较复杂二维节点的计算方法
2. 二次曲面几何体外轮廓节点计算
3. 固定循环和子程序的编程方法
4. 变量编程的规则和方法
|
(二)计算机辅助编程
| 1. 能够利用CAD/CAM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实体造型(含曲面造型)
2. 能够生成平面轮廓、平面区域、三维曲面、曲面轮廓、曲面区域、曲线的刀具轨迹
3. 能进行刀具参数的设定
4. 能进行加工参数的设置
5. 能确定刀具的切入切出位置与轨迹
6. 能够编辑刀具轨迹
7. 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控系统生成G代码
| 实体造型的方法
曲面造型的方法
刀具参数的设置方法
刀具轨迹生成的方法
各种材料切削用量的数据
有关刀具切入切出的方法对加工质量影响的知识
轨迹编辑的方法
后置处理程序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
(三)数控加工仿真
| 能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实施加工过程仿真、加工代码检查与干涉检查
|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
三、数控铣床操作
| (一)程序调试与运行
| 能够在机床中断加工后正确恢复加工
| 程序的中断与恢复加工的方法
|
(二)参数设置
| 能够依据零件特点设置相关参数进行加工
| 数控系统参数设置方法
|
四、零件加工
| (一)平面铣削
| 能够编制数控加工程序铣削平面、垂直面、斜面、阶梯面等,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7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1.平面铣削精度控制方法
2.刀具端刃几何形状的选择方法
|
(二)轮廓加工
| 能够编制数控加工程序铣削较复杂的(如凸轮等)平面轮廓,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8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1.平面轮廓铣削的精度控制方法
2.刀具侧刃几何形状的选择方法
|
(三)曲面加工
| 能够编制数控加工程序铣削二次曲面,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8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1.二次曲面的计算方法
2.刀具影响曲面加工精度的因素以及控制方法
|
(四)孔系加工
| 能够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对孔系进行切削加工,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7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麻花钻、扩孔钻、丝锥、镗刀及铰刀的加工方法
|
(五)深槽加工
| 能够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进行深槽、三维槽的加工,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8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深槽、三维槽的加工方法
|
(六)配合件加工
| 能够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进行配合件加工,尺寸配合公差等级达IT8
| 1. 配合件的加工方法
2. 尺寸链换算的方法
|
(七)精度检验
| 1. 能够利用数控系统的功能使用百(千)分表测量零件的精度
2. 能对复杂、异形零件进行精度检验
3. 能够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4. 能够通过修正刀具补偿值和修正程序来减少加工误差
| 1. 复杂、异形零件的精度检验方法
2. 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
五、维护与故障诊断
| (一)日常维护
| 能完成数控铣床的定期维护
| 数控铣床定期维护手册
|
(二)故障诊断
| 能排除数控铣床的常见机械故障
| 机床的常见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
(三)机床精度检验
| 能协助检验机床的各种出厂精度
| 机床精度的基本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