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改革和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新乡市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近3年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文化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稳步推进。适时开展大招商活动,与央企和知名企业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中粮集团新乡粮食收储物流、深圳嘉铭仁汽车电子基地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TCL平板电视、河南煤化甲醇制烯烃等一批项目深入推进。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省、市政府承诺的20件实事全部完成。解决17.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1万户。12个农村初中校舍改造、83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和64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成投用,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5万人。全年新开工经济适用房25.7万平方米、廉租房42.8万平方米。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1.4元,分别实际增长10.3%和7.6%。
在罕见的困难和挑战面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需求不足约束尚未发生根本性改观,外贸进出口计划指标没有完成;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生产要素供应时段性紧张形势依然存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市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达到计划目标,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压力增大。这些问题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指导原则,围绕“调整结构、突出转型、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战略,强力推进“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效益新乡、创新新乡、生态新乡、和谐新乡,努力实现晋位升级,为综合实力迈向全省第二方阵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总体要求,制定实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突出转型,强化态势,创新机制,提高能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经济跨越发展态势。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15%和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1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02万吨和5.5万吨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