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展业。未来几年,推进国有、民办博物馆建设,构建特色明显和功能互补的博物馆群。依托博物馆开展主题展览、文化知识讲座等相关服务,发展文物商店、古玩字画拍卖行,促进仿古复制品生产销售、古玩字画交易,全市文博会展业年综合收入大幅度提高。实施晋中市博物馆项目建设,加快县(区、市)博物馆建设步伐,实现县县都有县级综合博物馆的目标。积极扶持平遥票号、祁县珠算、左权藏报钱币、晋商民间艺术等民办博物馆、展览馆健康发展。介休市张兰古玩市场经营摊点千余个、商铺数百家,已连续举办九届全国藏品交流会,在国内知名度比较高,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其发展,改善环境,完善设施,扩大规模,使之成为国内最大的民间藏品集散地之一。
传媒产业。适应媒体融合和分众化趋势,市县主流媒体抓住内容生产、发行销售等环节,巩固和拓展市场,力争成为省内强势媒体,积极培育新媒体。晋中日报社体现地方党报办报特色,宣传业务重在提高质量,经营业务走多元化发展之路,逐步增加非时政类专刊,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不断提高报纸市场占有率,发行总量和经营性收入较2009年翻一番。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台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快技术设备数字化进程。晋中广播电视台努力创作广播电视精品节目(栏目),创造条件增设频道、频率,多渠道融资进行技术设备数字化改造,适应与太原新闻资讯同城化需要,提升影响力。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发展,到2012年,全部完成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网络双向改造工程和农村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全覆盖,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双双达到100%。重视推进广告经营、影视动漫、新媒体、手机电视等新兴产业发展,全市广电领域经营收入2015年较2009年增长一倍。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信息化建设,加强各类网站建设和管理,重点改造提升晋中新闻网、晋中视听网等主流网站建设。
以影视拍摄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发展影视生产制作发行、道具服装制作、影视演员代理服务、设备器材租赁服务、专项旅游。鼓励、引导全市各旅游景区、景点及文化传媒企业协作联合建设晋中影视拍摄基地。扶持山西榆次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设中国·榆次影视拍摄基地。
演艺业。未来五年,加强各级各类演艺场所建设,重点抓好晋中市、介休市、平遥县、灵石县文化艺术中心等大项目,培育2个年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华北一流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培训、演出活动机构;市级文艺研究创作单位高起点策划创作2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国家水准,原创性强的戏剧、音乐、歌舞、影视剧精品。同时,面向景区生产演艺产品,在平川6县(区、市)著名景区打造一台反映晋商文化之魂的精品节目;发展壮大国有、民办演艺团体,采取政府补贴、购买等方式送戏到农村,巩固发展农村晋剧等地方戏曲演出市场。积极培育演艺中介机构,承办组织大型文艺演出,向社会提供更多健康向上、高质量演艺产品。扶持平遥云锦成、平遥大戏堂、绵山文化艺术团、麻田八路军总部艺术团、榆次老城社火表演等文艺团体的发展,推动晋剧、祁太秧歌、左权民歌和小花戏、榆社霸王鞭等戏曲歌舞、民间音乐、体育竞技、社火民俗活动进景区;尤其要利用晋剧群众基础深厚、创作表演人才荟萃的优势振兴晋剧产业。晋中市晋剧院要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一手抓剧本创作,一手抓编排演出,多出产品,巩固省内市场,开拓陕西、内蒙等省外和旅游景点演出市场,力争年演出收入超500万元,成为全省同行业内品牌演出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