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街道环境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进行综合整治,建成一批富有特色的景观路,提升城市品位。一是整治城区沿街道乱拉乱挂的各种管线,要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再地面的时序,大力推进各类管线入地。二是整治临街建筑物,实施“穿衣戴帽”,清洗临街楼宇等建筑物立面,清理建(构)筑物及设施设备上的乱贴乱画、乱喷乱涂、乱刻乱写等影响市容环境的“牛皮癣”,要充分发动群众,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三是更新破损陈旧招牌和装璜,清理残损、废弃、停用的各类广告牌。四是加强街道绿地的养护管理,适时修剪树木花草,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植物长势良好。
(四)全面整治环境薄弱区域
“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小街小巷等是市容环境管理薄弱区域,要切实加强这些区域的环境设施建设。一是在“城中村”的综合整治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制定和落实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补偿办法,妥善安置村民。二是在城乡结合部改造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农民居住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之间的关系、公共绿化用地与农民集体用地之间的关系,按照最大限度节约用地的原则建设农民自住房,鼓励建设高容积率的高楼层、小户型住宅,注重建筑外观设计,增添城市的现代气息。三是要加大集贸市场管理力度,加强对市场经营业主的教育和管理,分段面、分摊位落实责任制,市场内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不留卫生死角。四是小街小巷整治要按照“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要求深入推进,要突出治理“脏、乱、差”,做好垃圾清运及日常保洁工作,做好路面硬化工作和破损路面的修补工作。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5月)
各市县召开动员会,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展开重要区域普查摸底工作。
(二)实施整治阶段(2010年6月至8月)
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集中时间、人员、设备,开展大规模的清理整治。
(三)督查验收阶段(2010年9月至10月)
组织全面督促检查整治方案的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对一些回潮现象,限时整改。
(四)巩固完善阶段(2010年11月至12月)
巩固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各项制度,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在全省设区市推广并实施城市管理“数字化”。
五、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