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沈阳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鼓励我市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加快参与国内、国际产业分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并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给予政策支持。

  (九)重点引进高端人才。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招才引智,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保障。支持企业、高校有效吸纳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行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加速提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百项引进国外智力工程”,通过投资创业技术入股、期权激励等多种形式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专家。通过承接项目、联合攻关等方式,促进高级专家与我市各类企业创新团队的融合,共同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十)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自主创新成果。大力推广应用自主创新成果,努力将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航空等高技术领域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在全市组织一批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牵动力、影响力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创新能力建设等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获得国家支持。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十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结合农业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畜牧业,使其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继续巩固和扩大主导产业优势,以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抓手,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推进观光农业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功能。贯彻落实取消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场)以下资金配套的政策措施。

  (十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灌溉示范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实施“3100”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土地流转等四大环节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农村金融、农业信息等三大服务领域。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市场建设。重点推进52个区域性农技推广站建设,建立健全市级检测中心、县级检测站和基地、市场检测点四级检测机构。加大“新网工程”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农销对接,健全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支持市县乡村四级信息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应用水平。加强新城、中心镇和新市镇的建设。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把加快近海新城、浑河新城等13个新城和秀水河子镇中心镇、大民屯新市镇等17个中心镇和新市镇建设作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面向沈阳经济区的重要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加强中心镇和新市镇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构筑以新城为龙头、中心镇和新市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体系,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