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现代服务业:加快建立行政服务、金融服务、商贸服务、旅游业、房地产业、社区等服务业标准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十)现代交通运输业: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地建设、交通运输服务、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
(十一)工程建设:建立建筑节能、住宅产业化、农村民用建筑、建设工程安全、地方特色建材及建筑产品标准体系。
(十二)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建立节煤、节电、节气、节地、节水、节材等技术标准;探索并逐步建立低碳经济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工业、交通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建立污水处理、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十三)食品、消费品和公共安全:建立食品安全生产全过程控制标准和非食用物质检验技术标准及公共安全标准体系等。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巢湖市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联席会议制度。市质监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住建委、市房产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负责日常工作。各县区政府和市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本部门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具体方案。
(二)加强政策引导。各级财政部门应对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给予经费支持,对成为全国、全省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标准化审查,优先选择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和项目。科技部门要将重要的技术标准研制成果纳入科学技术奖励范围。要创造条件,鼓励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对通过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项目要大力支持,并给予适当经费补助。
(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快构建以质监、科技、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骨干的标准化人才培训网络,实施标准化继续教育和标准化人才培训工程,实行标准化岗位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建立标准化专家人才库,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建立配套的标准创新奖励制度,不断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标准化工作持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