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推进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安宁、呈贡、晋宁、宜良、石林“四区四县一市”和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以下简称“四区四县一市”)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立城乡均等化的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促进城乡教育同步发展;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及医疗保障体制、机制创建,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公共医疗和卫生保障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极大的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适合城乡特点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城乡居民的身体素质,形成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创新体制机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上下联动。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充分发挥县(市)区责任主体作用,促进城市带郊区,辐射农村,城乡联动,合力推进,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分类指导。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资源条件等因素,坚持因地制宜,有选择、有重点地分区、分类、分步推进,积极探索符合各自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

  (三)工作目标

  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按照“一年有突破、两年见成效”的要求,到2012年,在“四区四县一市”区域内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二、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推进城乡教育事业一体化主要任务

  针对“四区四县一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布点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城乡教师素质差异较大、学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推进城乡教育事业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

  1.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使“四区四县一市”城乡义务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趋于合理,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需求。结合城中村改造,撤并、拆除、整合规模小、条件差的校点,结合改造后的城区规划,配置相应规模的学校(园);规划新建的开发小区,按照《昆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场地校舍建设保护条例》,配置建设学校(园);结合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移民搬迁等,做好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调整。到2012年,撤并现有中学11所、撤并小学31所,收缩现有的48个教学点,小学、初中校均办学规模达18个班以上。

  2.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按照不低于国家城市学校现行建设标准的要求,建设学校、配置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按照国家、省、市校舍安全工程的要求,对现有的校舍进行排查,拆除所有D级危房,对其它不达标的校舍进行按年度、分批次加固改造,到2012年,新建、改扩建47所公办中小学,基本完成校舍加固改造。

  3.推进学校教师编制制度改革,制定满足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方案,城乡学校教师编制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审职务比例等实行同一标准,寄宿制学校按寄宿学生比例提高教职工编制标准;按规定配齐城乡学校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专职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生活管理、安全保卫、卫生保健等工作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推进教师聘用和管理制度,推行特岗教师计划,逐步解决师资紧缺的实际情况;加大城乡干部教师交流力度,拓宽校间的交流内涵,城乡学校交流教师的工作业绩作为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到2012年,实现“四区四县一市”的学校教师满足办学规模需要;实现编制标准的统一,岗位设置、职称评审职务比例的统一。

  4.推进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落实民办教育扶持政策,加快符合产业发展的职业学校建设。到2012年,新建民办幼儿园28所,新建民办中小学13所,扶持创建3个民办教育集团;新建、改扩建职业学校12所,“四区四县一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比达5.5∶4.5。

  5.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以优质学校为中心,办学服务半径适当,服务功能较为齐全,打破行政区划局限的学区管理机制,将区域内教育资源根据校际间的时空关系,分为以地段为纽带的“地域性学区”和以学校跨地域结对帮扶的“协作性学区”。依据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校际间原有的教育教学管理界限,实现管理资源、人才资源、设施资源、环境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减少教育资源的闲置,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无壁垒和无障碍化。到2012年,学区化管理覆盖率达100%。

  6.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应用为核心,以远程教育教室系统为载体,不断充实和丰富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从课堂化教育到网络化教育的突破,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远程教育、教育信息资源三大平台建设,让更多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城乡学生同等管理、同等师资、同等教学。到2012年,区域内中小学生机比分别达小学15∶1、初中10∶1,100%实现“班班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