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推进城乡体育事业一体化的主要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
全民健身条例》,依法保障公民体育健身权益,促进全民健身开展,提高公民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昆明市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实现人均体育活动面积达到1平米,所有行政村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的建设;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7000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全市人口比例的40%左右。统筹城乡体育资源,以开展适合城乡特点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为重点,在“四区四县一市”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文体工作站,建立昆明市国民体质检测数据库和测评体系。
1.在“四区四县一市”各建一个健身乐园。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是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群众健身的热潮不断高涨,健身场地和设施不足成为制约全民健身发展的矛盾,修建大型全民健身乐园,增加群众健身场地面积是缓解这个矛盾的一个举措。
2.建立国民体质检测站。各县(市)区要建立拥有各种检测设备的检测机构,为科学指导广大城乡居民开展健身运动提供依据,提高全民健身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3.加大建设健身路径的力度。针对我市体育设施资源相对不足,公共服务供给有限的实际,在城市社区和农村村庄修建群众参与最多的健身路径,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的健身公共服务手段。
4.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02年末,使我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7000人,达到每千人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
5.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以不断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为目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比赛。
三、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工作的保障机制
(八)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市级成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结合本地实际,把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相应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
(九)作为先行先试地区,“四区四县一市”的县(市)、区党委、政府必须把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依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转变政府管理职责方式,完善并创新社会事业公共治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
(十)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层层分解任务,定性定量定时定人,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件件有落实。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考核奖励,形成成果倒逼、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绩效考核的工作机制。
(十一)加大投入,提供经费保障,依法确保社会事业建设经费的投入,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及民间资金,加大对社会事业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
(十二)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与的各方倾力投入。要建立考核评估和奖励机制,增强农村地区自主发展的意识,充分发挥城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
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工作责任分解
(十三)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市级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推动“四区四县一市”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实施,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领导任期目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逐级落实责任。“四区四县一市”政府、区管委会要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明确具体任务,确保目标按期完成。
(十四)市级成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市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体育局负责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一体化日常工作协调和业务指导。
责任领导:廖晓珊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
责任单位: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安宁、晋宁、宜良、石林县(市)区政府,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管委会
(十五)市发改委负责将“四区四县一市”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相关项目县(市)区做好实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和立项审批工作,并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发展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责任领导:周小琪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安宁、晋宁、宜良、石林县(市)区政府,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管委会。
(十六)市规划局负责将“四区四县一市”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纳入全市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指导相关项目县(市)、区做好实施项目的建设工作,并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发展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责任领导:陈 勇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责任单位: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安宁、晋宁、宜良、石林县(市)区政府,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管委会。
(十七)市财政局负责督促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安宁、晋宁、宜良、石林县(市)区政府,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管委会资金筹措情况;同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市级财政对“四区四县一市”社会事业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