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抓实防灾减灾措施落实。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针对全州库塘蓄水比去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的实际,各地生产安排要以抗旱为中心,首先要抓实备耕育秧、育苗,把水稻旱育秧、包谷塑盘育苗作为抗旱栽种的主要基础工作来抓,确保大面积抗旱栽种用种、用苗。针对今年有病、虫、鼠害暴发的气候条件,要及早统筹抓好重大病虫害和前旱后涝气象灾害的防控工作。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相关的部门和系统要及早制定防控预案,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控制的防治策略,大力推广抗病品种,搞好药剂拌种,掌握防治主动权;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提早做好农药、药械准备,保障防治需要;大力扶持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抓好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推进统防统治。要重视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要及早制定应急预案,突出抓好抗旱和后期可能出现的低温、洪涝等灾害。
(八)努力扩大复种,争取多种多收。各地要认真总结扩种增收的成功经验,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力争在6月5日前的丰产节令内完成大春栽种计划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好前后作物茬口及轮作模式,充分发挥现有土地、气候资源的生产潜力,全年完成间套种推广300万亩以上。在大春生产中,重点抓好120万亩各种行之有效的旱作间套种,其中玉米规格化间套大豆、马铃薯等适宜作物80万亩,烤烟田地后期间套马铃薯、大荚豌、晚秋包谷、蔬菜等40万亩。要利用果园、桑园、茶园、核桃地间套适宜的粮经作物160万亩以上,利用山区一季轮歇地发展夏播油菜、荞子等10万亩,依靠间套种推广,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综合产量和效益。
(九)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考核激励机制。为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责任目标,要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增加粮食生产扶持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县市政府及涉农部门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把完成粮食扩种面积、单产、总产三项指标的增幅增量列入州对县市的考核指标,农科人员完成负责的样板、地膜包谷、间套种面积作为兑现绩效工作依据之一,确保我州粮食持续增产。各县市要立足当地生产实际,制定对乡镇的考核办法,狠抓督查落实,确保2010年粮、经生产和农民增收目标落到实处。
附件:1、大理州2010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表
2、大理州2010年大春生产抗旱骨干措施推广计划表
二○一○年三月二十日
大理州2010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表(表一)
单位:万亩、公斤、万公斤
地区
| 全年粮食合计
| 其 中
| 备 注
|
面积
| 亩产
| 总产
| 水 稻
| 包 谷
|
面积
| 亩产
| 总产
| 面积
| 亩产
| 总产
|
全州合计
| 412.00
| 345
| 142000
| 100.00
| 530
| 53020
| 118.00
| 430
| 50740
|
|
|
|
大理
| 31.30
| 478
| 14970
| 13.00
| 665
| 8640
| 6.00
| 560
| 3360
|
|
|
|
漾濞
| 17.90
| 285
| 5100
| 2.60
| 450
| 1170
| 7.00
| 357
| 2500
|
|
|
|
祥云
| 45.10
| 383
| 17270
| 8.50
| 552
| 4690
| 13.00
| 525
| 6820
|
|
|
|
宾川
| 34.10
| 458
| 15620
| 10.00
| 661
| 6610
| 16.50
| 438
| 7230
|
|
|
|
弥渡
| 29.00
| 500
| 14500
| 8.00
| 624
| 4990
| 10.00
| 572
| 5720
|
|
|
|
南涧
| 36.30
| 260
| 9450
| 2.50
| 436
| 1090
| 14.50
| 388
| 5620
|
|
|
|
巍山
| 42.00
| 325
| 13670
| 10.00
| 539
| 5390
| 11.00
| 408
| 4490
|
|
|
|
永平
| 29.30
| 259
| 7600
| 5.60
| 466
| 2610
| 9.00
| 304
| 2740
|
|
|
|
云龙
| 40.50
| 237
| 9600
| 6.00
| 423
| 2540
| 13.00
| 362
| 4700
|
|
|
|
洱源
| 40.90
| 373
| 15240
| 14.30
| 518
| 7410
| 7.00
| 451
| 3160
|
|
|
|
剑川
| 29.50
| 243
| 7160
| 7.50
| 309
| 2320
| 4.50
| 398
| 1790
|
|
|
|
鹤庆
| 36.10
| 327
| 11820
| 12.00
| 463
| 5560
| 6.50
| 402
| 26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