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严格征地拆迁程序,确保征地补偿安置到位
征收集体土地,必须在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下依法规范有序开展。征地报批前,要认真履行告知、确认、听证程序;征地报批后,要严格执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及时做好征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必须妥善予以解决,群众意见较大、矛盾较多的,不得强行实施征地。要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加强对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严格执行预存征地补偿款制度,推行征地、补偿、基本保障“三同步”。征地补偿费用要及时足额补偿到位,坚决杜绝挤占、截留、挪用等现象,补偿不到位、安置不兑现的,不得强行征地。对历史遗留拖欠征地补偿款问题,各地要积极筹集资金,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全部补偿到位。征地涉及拆迁农民住房的,必须先安置后拆迁,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户的居住问题,切实做到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在征地批准前强制拆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征地拆迁的,必须带头严格执行规定程序,足额缴纳补偿费用。
三、合理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切实依法规范拆迁行为
城镇房屋拆迁,必须严格依法规范进行,严禁下放拆迁管理权限,充分尊重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产权调换等方面的意愿。要认真编制城镇房屋拆迁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拆迁年度计划备案制度,合理控制拆迁规模。拆迁项目立项前要组织专家论证,规划方案要及时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被拆迁群众的意见,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的必须依法履行收储程序。严格执行拆迁许可、行政裁决和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制度,对没有拆迁计划、没有安置方案以及补偿安置资金不到位的项目或未经风险评估、应听证而未听证、群众意见较大的,一律不得核发拆迁许可证,不得实施行政裁决和行政强制拆迁。全面执行拆迁“六项制度”,切实做到“拆迁程序、拆迁补偿、拆迁安置、思想工作”四个到位。严格控制行政强制拆迁数量,慎用行政强制拆迁手段。实施强制拆迁,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制定详细的工作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拆迁维稳责任,并报上级政府备案。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工作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不完备的,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