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2009-2011年)的通知

  7科技创新重点计划项目
  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培养3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0个创新团队和一支3000人左右的创新型科技骨干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培育50户重点企业、100户骨干企业和150户种子企业。
  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创建计划。将郑州高新区打造成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体制创新的试验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基地。
  (二)示范市建设与发展的工作进度安排
  郑州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和发展的工作进度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组织落实和规划制定阶段。重点工作是建立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颁布《郑州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和发展规划》,并制定分年度建设计划,分解落实,组建创建科技进步示范市工作班子。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安排三年时间,全面开展科技进步示范市各项科技工程,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建立示范工程落实责任制,按年度检查各项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和发展示范工程的进度。建设中期(2010年),申请中期评估,检查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整改完善。
  第三阶段是示范推广阶段。验收各项重点示范工程,并对示范市建设的成效进行总结交流。
  七、示范市建设的预期效果
  按照市委九届九次全会上提出的“三化两型”城市发展战略,通过三年的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推动郑州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力争取得以下效果:
  (一)构建出现代化城市基本构架
  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崛起和中原崛起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郑州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到2011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建设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良好,初步构建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框架。
  (二)城市建设向国际化迈进
  进一步完善航空港、物流港及铁路港、公路港、城际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功能,强化郑州国际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心、两带、三区、六集群”的产业布局,加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形成与国际化城市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额度大幅提高,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社会各项事业长足进步,在人口素质提升、社会文化发展软实力提高、对外国际交往等方面显著突破,形成国际性的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三)信息化城市建设进入新轨道
  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郑州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产业、信息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等各个信息化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到2011年郑州市城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超过68%;信息产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信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数字化、网络化成为居民生活的主要方式,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信息城市。
  (四)生态型城市建设取得重点突破
  中心城区全面完成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任务并通过国家考核获得命名。国家生态城市创建工作有明显成效,全市县(市)区建设成生态县(市)区,建成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一批环境优美乡镇、一批文明生态村,同时建设一批生态宜居小区。生态产业初具规模,环境污染有效控制,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五)创新型城市建设跃上新台阶
  根据世界创新型国家的衡量标准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目标要求,以及《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精神,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到2011年,建成较为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2%;成为具有较强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基地。

  附表1
  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建设指标计划进度表

一级

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科技投  入和科  技实力

1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下决算支出的比例(%)

1.89

1.90

1.91

2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23457

26506

29952

3

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

33

35

37

4

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人/万人)

434

450

470

科技  产出

5

申请专利总数(件)

6200

6700

7300

6

授权专利总数(件)

4000

4180

4300

7

授权发明专利数(件)

275

300

320

8

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万元)

380000

450000

500000

企业科  技进步

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万元)

405000

481000

565000

1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

0.8

0.85 

0.90

高新技  术产业  发展

1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万元) 

550 

660 

800

1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

 30 

31

32

经济和  社会  发展

13

人均GDP(元/人)

44000 

49000 

55000

14

人均财政收入(元/人)

 5500

6100 

6800

15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 

84

85

 86

16

单位GDP能耗减少比例(%)

4.5

4.6 

4.8

17

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减少比例(%)

2.5

2.8 

2.7

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减少比例(%)

2.4

2.6

2.9

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减少比例(%) 

2.3

2.7

3.2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