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襄樊市委、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法治襄樊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4、加强网络信息传播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为互联网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适应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变革、传播方式快速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坚持依法办网、文明办网,进一步推进行业自律,引导和督促各类网络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和完善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依法加强对网络传播行为的监管,建立制度化的网络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坚决打击互联网不法行为,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传播健康发展。针对网络传播特点和网络时代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特殊性,不断推进网络传播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建设。
  (六)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法治化
  1、依法促进科教事业发展。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和办学条件差距。依法保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法治的手段,依法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教育行政救济渠道畅通,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按照科学、民主、合法的要求,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提高依法管理学校的水平和依法治教的能力。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通过重点部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等各项任务,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科技执法和监督制度体系,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依法管理,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强防治科研领域不法行为,依法防治学术腐败,维护科研诚信。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逐步健全完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就业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平等就业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坚持以发展促就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培训促就业,以政策促就业。通过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和有效调节,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加大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建设,高效快捷调处劳动争议。扎实推进工会维权及劳动仲裁机制建设,依法规范集体合同及工资协商行为,推动企业依法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共同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职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扩大保障范围,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维护职工的收入分配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3、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法律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完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措施。依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与管护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法律服务力度。依法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激发农民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务中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