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交办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意见和建议的通知


  11、要争取三江集团继续对远安落实合并纳税政策。

  12、包装产业是低碳产业,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13、要重视轻工业的发展,如纺织、电器等行业。

  14、要把有色行业列入千亿元产业进行规划。

  15、葛店开发区与东湖开发区完全可以融为一体,将葛店开发区捆绑纳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用足政策。让黄金山开发区等也享受东湖高新区的政策。

  16、将应城、云梦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提升到省级示范区层面,加快启动热电联产、天燃气储备等重大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建设,以项目拉动发展。

  17、要重点抓好西气东输、中盐银港等项目建设。

  18、要把远安磷化工企业纳入全省磷化工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对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湖北是汽车零配件制造大省,政府应在政策制定和落实等方面下功夫。

  19、加大对林浆纸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

  三、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方面

  1、加快“武汉城市圈”圈内城市一体化进程。

  2、推动武汉城市圈发展要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武汉-鄂州-黄石连接形成的区域,交通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工业基础条件最好,是我省未来加快发展最具潜力的重要增长极,应该对这一区域进行宏观战略规划,重新定位,打造“中国的鲁尔区”。

  3、要真正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由概念变为发展的现实,要像抓武汉城市圈一样,有政策、有规划、有项目、有资金及各种具体要素的支持。

  4、在编制全省“十二五”规划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按照“中国的莱茵河”模式,加快湖北沿江经济带开发,实现南北联动,跨江发展,进一步激活武汉城市圈发展潜力,培育我省经济重要的快速增长极。

  5、要将“两圈一带”发展战略进一步政策化、项目化,加快推进“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发挥武汉在区域经济中的龙头作用,突出武汉在中部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互惠双赢。

  6、充分发挥武汉物流枢纽的作用,把“汉口北”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上来。

  7、支持以十堰为核心的中线水源区国家生态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希望省政府能够更加明确提出“沿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提高沿江经济带综合配套能力出发,对铁路、公路、港口等硬项目,在通关、保税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以此带动汉江流域20多个县市生态经济发展,既可以推动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又确保“一江清水送北方”,并以此形成全省“两圈两带”发展格局。

  8、把恩施州作为鄂西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开发实验区,出台更优惠的扶持政策,促进恩施州经济社会更快发展。

  9、全省旅游“一江两山”格局中,应增加“大别山”。

  10、省“圈办”、省“圈投”要对清江画廊旅游业给予支持。

  11、省委、省政府在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中,对“荆州段”的支持要落实到项目上,支持荆州“构建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的规划目标,深化“武汉城市圈”城市布局规划。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