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湛江市委常委会2010年工作要点
(市委常委会议2010年2月24日通过)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冲刺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粤西“两会”精神,苦干兴市,奋力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龙头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总体工作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粤西“两会”的决策部署,按照“五个更加注重”“五个扎实推进”的要求,以争当龙头为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切实加强党的领导,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努力为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龙头开好局。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今年全市计划重点培育现代产业“50强”,要制定工作规划,编制指导目录,明确项目标准、工作进度、保障措施,推动全市上下形成发展现代产业强大合力。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全市上下特别是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经济开发区)要全力以赴做好广东钢铁集团启动广钢环保迁建湛江工作,积极为迁建工作提供强力保障和优质服务。加快推进中科炼化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钢铁、炼化两大项目业主做好对接工作,着力谋划构建钢铁产业链、石化产业链和钢铁-石化循环经济圈。积极规划建设以晨鸣、冠豪为龙头的造纸产业集群,努力把造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全力推动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园建设成为国家重要钢铁基地、石化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家电产业。加快制定实施湛江家电振兴规划,组建大型家电集团,打造家电“航母”。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高湛江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农海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对虾、罗非鱼等水产加工业“航母”;加快推进与泰国正大集团的合作,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精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医药产业。整合药业生产资源,推动研发、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发展。支持南药研究所培育和引进南药新品种,大力发展南药种植业和加工业。支持在湛高校充分利用科研优势,积极开展生物医药、海洋医药研发,大力培育新兴医药产业。支持现有制药企业加快重组步伐,建设大型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编制和实施《湛江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积极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土地向种养能手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湛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南国花卉科技园建设。积极推行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实施农民培训计划,提高农民专业技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房地产、金融、会展业和旅游业。注重发展滨海旅游业。加大对徐闻、雷州等县(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徐闻、雷州做好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对接工作,努力建设雷琼旅游产业带,主动接受国际旅游岛辐射。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游业态,加快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集群。各县(市、区)做好统一规划,强化标准建设,编制乡村游服务指南和技术指导手册,建立乡村游服务中心体系、标识体系。尝试引进旅游专业化管理团队,对较成熟的乡村旅游点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管理、规模化管理。逐步推开星级“农家乐”标准制定、评定工作。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评选“自主创新50强”,引领和带动全市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若干领域取得突破。筹建省级湛江高新区,构筑具有集聚、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自主创新高地。落实《关于加强与在湛省属高校合作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积极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