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熏陶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自身办学优势,主动与企业文化对接,汲取企业文化中的丰富营养,探索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建设具有浓厚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领悟企业精神内涵,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和全省“明理、立志、勤学、成才”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参与性强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10.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全员全程育人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都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任课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育人,工勤人员要做到服务育人。广大教职工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以及精湛的业务能力感动学生、教育学生,给学生以深刻的积极影响。建立和落实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制度,教职员工承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纳入年度考评,并与职务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津贴分配和福利待遇等相结合,推动教职工的育人职责落到实处。认真研究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精心规划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同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重点、基本内容和方法措施,对不同类型、专业、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四、大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要把班主任工作纳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选聘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身心健康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每个班级须配备一名班主任。加强班主任专业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实施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培养工程,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的名班主任。重视班主任工作研究,推动班主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尊重班主任的劳动,班主任工作要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学校绩效工资分配要适当向班主任倾斜,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将班主任工作成绩作为教师聘任、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教师高级岗位评聘应向优秀班主任倾斜,工作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可推荐为南粤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