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一)建立健全制度、落实执法责任
建立关键岗位轮换制度和执法回避制度;规范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违法案件立案查处、案件移送、管辖异议处理程序,严格执行《深圳市卫生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规则》及《量罚细则》,规范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二)推行阳光政务、增强许可透明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阳光政府的要求,提高行政许可的透明度。将卫生行政许可内容、许可条件、内部流程、时限、结果等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全面实施行政许可网上申报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便捷性、透明度和规范性。
(三)规范卫生许可、提升服务效能
以依法、便民为根本,全面推行卫生行政许可“六统一”,规范全市卫生行政许可。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改进服务质量,加强对窗口人员行政服务礼仪、服务用语、心理素质、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训,提升卫生行政服务效能,争创优质服务窗口。做好省卫生厅下放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工作。
(四)创新执法模式、加大执法力度
大胆创新卫生监督执法模式,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树立卫生监督执法威严。总结推广卫生监督执法动态监督、快速巡查、网格化管理等经验,提高卫生监督动能,提升卫生监督的社会威信。
三、突出重点,巩固提高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水平
(一)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从政治和维稳的高度重视职业防治工作,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完善体系,强化联动
建立卫生、安监、劳动与社会保障、发展与改革、财政、税务、工会、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职业病防治协调机制,明确政府各部门职业病防治职责,完善全市职业病防治监督体系,形成监管合力。
3、落实规划、查清本底
制定并贯彻落实《深圳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010---2015年)》,开展工业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摸底调查,掌握职业危害本底情况,分级分类管理。
4、抓住重点、遏制危害关键
以存在矽尘、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三氯乙烷、正己烷、苯、镉、铅等危害因素的企业为监督检查重点,开展粉尘和高毒物品危害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规范爆破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