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扶持条件
申请享受产区粮食基地建设财政扶持的企业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基地建在省外粮食主产区,相对集中连片(最小连片面积须在500亩以上),且单个企业基地粳稻种植面积累计在5000亩以上;有5年以上的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或承包经营合同,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
2、签订保供稳价协议,并经市政府认定挂牌为福州市粮食生产基地;基地生产的粮食,符合国家粮食质量卫生标准,定向运回福州销售;服从政府调控,必要时按照政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规定数量的粮食运回福州地区销售。
3、按照800-1000吨/万亩的要求,在福州地区保持相应的粮食日常动态储备数量,并自觉接受粮食、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㈢扶持内容及补贴标准
1、贷款贴息:对省外粮食基地前期建设资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在保证贷款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市财政按照贷款资金2%的标准给予贴息,最高贴息金额不超过10元/亩。
2、种粮大户奖励:视同本地种植大户,按照20元/亩的标准给予奖励。
3、动态储备补助:对符合要求并由市粮食局监管和核定的日常动态储备量,按350元/吨·年的标准给予补助。
4、运费补贴:省外粮食基地生产的粮食,正常情况下定向运回福州地区销售的不予运费补贴;企业按照市政府临时调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运回规定数量的基地粮食,参照国家有关采购东北粳稻入关运费补贴办法,并结合实际运费情况,按不低于100元/吨的标准给予运费补贴。
㈣加强监管与指导
根据市政府与粮食主产区当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要求设立的省外粮食生产基地,由市粮食局、财政局负责监管与指导,并鼓励、推动企业到当地租用耕地,按要求建立粮食生产基地。
二、扶持提升重点企业大米加工能力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对我市大米加工重点企业进行扶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增强我市大米应急加工保障能力。通过扶持,培育3-5家日生产200吨以上的大米加工重点企业,提升我市大米加工能力和库存量,为我市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㈠扶持对象
具备日生产200吨以上规模的大米加工重点企业,且符合以下要求:
1、在我市工商部门依法登记、守法经营、信誉良好,具有较强的大米加工、经营能力,经营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