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科技局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加强面向新一代信息通讯、数字电视及高档消费类电子、个人移动信息终端、健康医疗电子等应用领域的高端通用、专用芯片研发;设计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和较好市场前景的SoC、ASIC产品;掌握200mm 晶圆模拟、BICMOS、高压、BCD、SOI、IGBT和基于CMOS的MEMS等特色制造工艺,构建高水平IC制造平台;加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面凸点封装 (FBP)和圆片级封装(WLCSP)技术研发,重视面向重点战略产品的封测平台发展,推动封测技术继续向高端攀升。

  3.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

  研发光电转换率高于20%的硅电池和新结构、新原理的新型光伏电池、光伏发电系统和关键生产装备;攻克3MW以上大功率风电整机成套技术与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带动风电主轴、叶片、电控装置、大功率逆变并网设备等核心部件的开发;推进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大叶片、核电蒸发器用管等关键零部件研发;面向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开展高效能源电池、燃料电池和高性能电机、电控单元等关键零部件研发。

  4.新材料与新型显示

  重点发展氮化镓单晶及外延生长技术,玻璃基板、液晶料、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等液晶显示材料,高性能OLED发光材料等光电子材料与配套材料,推进光纤预制棒、光纤放大器、半导体激光管等新材料的研发;突破特种玻璃纤维、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和膜材料等高分子新材料的核心技术;加快发展结构、功能与敏感陶瓷、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和特高压输变电绝缘材料等新材料。

  5.节能环保

  在节能领域,突破600MW以上超临界锅炉、300MW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清洁煤技术;掌握稀土永磁电机、高效励磁装置等电力节能核心器件;重点发展柴油发动机、电喷系统、燃油共轨系统等交通节能技术。在环保领域,发展高效脱硝、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剂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开展高含盐、高含硫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聚烯烃低压复合膜技术;推广垃圾焚烧、蓝藻藻水分离、浓缩及固态污泥处理技术。

  6.生物

  重点发展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靶向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蛋白质检测、人类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治疗药物作用靶点检测等生物试剂;中药剂型改良、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发展新型酶制剂、手性氨基酸等高端发酵工程产品;药物及工业发酵产品高表达菌株的选育、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

  7.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

  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及智慧产品的设计;开展面向电动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设计;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轻工产品设计;洗衣机、数码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

  8.绿色装备

  重点围绕智能化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新型电力设备、现代物流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全面提升装备产业的绿色制造、精益制造和成套集成水平;推进轨道交通、高技术船舶、大飞机配套部件等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大飞机”关键零部件配套水平,推进公务机、无人直升机等整机航空装备的产业化;建设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推进有缆遥控潜水器(ROV)、无缆自治潜水器(AUV)、载人潜航器(HOV)等一批深海运载作业装备产业化,发展海洋工程辅助船舶。

  9.前沿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重点进行小型飞机、无人驾驶机的整机与零部件开发,开展民用飞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体系、控制系统控制律及适航符合性验证;在海洋领域,突破大深度潜航器整体结构优化技术、水下作业机械手、水下定位等核心技术,建立海洋观测实验室。

  (二)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全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

  突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积极放大锡沪“同城效应”,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区域内外科技资源,构筑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科技领军型企业和科技创业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创新源,以“三创”载体、科技公共服务为依托、政府有效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1.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调控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形成科技研发体系、政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整体推进、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2.建立健全无锡科技研发体系

  进一步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方向,优化科技创新力量的布局。在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在物联网、光伏、微电子、环保等领域建设若干个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科技研发基地,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技术新跨越,显著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3.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等创新型园区发展,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重点面向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领域建立从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到产业培育全过程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从科技咨询、法律、会计、金融和评估等全方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区域创新的集成联动与合理分工。

  4.强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建设

  集中力量,重点建设我市优势产业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在解决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转化问题,使其成为推进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孵化基地;进一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企业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围绕核心技术需求与重大目标产品开展科技创新,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政府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在锡建立研发中心。

  5.建立和健全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引导政府、社会资本建立各类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公司;加快建立以创投为代表的直接投资体系、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创业板上市为主的上市培育体系;建立市创投集团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主体的市、区两级平台,开展各类股权投资、科技小额贷款、银行、保险、信托和科技担保等业务,使无锡科技金融服务能力进入全国领先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