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
以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为重点,以原创与基地型企业为龙头,加快建立工业设计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动漫影视作品等动漫创意产业;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提升,重点促进现代传媒业、影视出版业等新兴领域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工业设计名城。到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320亿元。
(四)大力开展科技惠民工作,推进“幸福无锡”建设
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安全、健康、环境、生态等民生领域,实施科技惠民集成技术应用示范科技行动,提升高新技术服务业对社会发展的创新服务能力,开展集成应用示范,推进科技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努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幸福无锡”建设提供优质科技支撑。
1.开展“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行动
积极争取我市列入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支撑地方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本地应用,到2012年,分别投入电动公交车100辆、其它专用电动车辆100辆、混合动力车辆800辆。在蠡湖景区旅游专线新增和改造由电动汽车运营的公交线路3-5条,将进入太湖新城的政府机关及内外资企事业单位、学校的通勤车辆改用油电混合车辆;在城市营运出租系统探索采用新能源汽车,实现全市1000辆以上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目标;在城区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大型充电站13座,应急快速的小型充电站建立10-15座。结合物联网技术启动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行新能源汽车运行的数据收集、分析、监控和科学调度。
2.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依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着力攻克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与处理、云计算深度应用、“三网融合”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积极实施以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家居、智慧环保、智慧园区、智慧电网、智慧农业、智慧安保等为代表的10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以太湖新城-“感知新城”建设为突破,高起点建设国际一流的“智慧城市”,使我市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智慧城市。
3.开展重大疾病防治科技示范
重点研究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老年痴呆症、病毒性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治疗技术;开展出生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究,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开发适合城乡社区人群的常见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技术及诊疗规范;加强中医传承方法以及基于现代技术的中医药诊疗技术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研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与应急救援技术集成研究示范。
4.开展环境治理科技示范
围绕环境保护科技需求,在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改善、大气污染综合监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城镇生态环境构建等领域,开展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重点突破太湖深度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湿地建设及生态恢复系统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流域综合整治及水环境改善技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技术、城市水系水环境改善技术、含重金属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为科学治水提供支撑;研究推广大气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有效控制工业、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排放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准确反映大气质量的实时监控技术,污染源连续监测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5.开展公共安全科技示范
重点研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监测及控制技术,建立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和监控体系;依托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过程中安全危害的防范能力,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强社区治安监控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与示范;加强城市火灾监控报警及应急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科技强警相关技术应用研究与集成示范;组织实施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快速检测先进实用技术的攻关,研制开发适宜流通市场质量监控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与试剂盒并进行产业化。
6.开展社会事业领域节能减排科技示范
围绕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问题,开展垃圾减量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选择重要公共建筑和有条件的社区,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照明节能技术等集成应用和示范;开展城镇道路与景观照明节能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四、科技发展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积极培育一批科技领军型,建设一批大规模、高水准的“三创”载体,建立一批国内一流的政产学研合作创新载体等为目标,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八大科技工程,把无锡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效率高、创新辐射面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的创新型城市。
(一)科技领军型企业培育工程
“企业大则产业大、企业强则城市强”,科技领军型企业的技术外溢与产业带动能力,能为本地区全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提升做出重要贡献。在无锡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和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业优势精而专、拥有高端内在研发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自主品牌创造能力的行业领军型企业。
1.优先树立标杆企业
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创新条件较好的企业,按照市场化规则,在政府的适度引导下,通过项目承接、资本运作、战略联盟和品牌塑造,快速培育出产业标杆企业;选择一批比较优势明显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
2.大力加强“育苗造林”
引导中小型企业广泛深入参与“530”计划、“无锡千人计划”和“7+1”政产学研联盟,推动创新成果与社会资本的紧密结合,加速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及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从人才、技术、风险资本等各方面为中小企业发明创造、创新发展提供优质环境支撑,打造一批生生不息、创新能力持续、发展动力强劲的“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