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阶段(4-9月):组织实施阶段。
4、各市、各部门根据确定的突破点,细化工作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推进转型升级突破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各市、各部门按照“年中报进度”的要求,9月中旬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报送工作推进情况,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汇总后报告省委省政府。
(三)第三阶段(10月):检查指导推进阶段。
5、根据省各有关部门及各市报送的情况,国庆节后组织若干小组赴各地指导检查,推进此项工作,重点了解重点突破的路径、配套政策及存在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四)第四阶段(11月):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
6、年底前形成相关总结报告,并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现场会,总结转型升级工作,突出典型,表彰先进,推广经验,并部署下一步工作。现场会由省政府领导主持,各市、省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
四、组织领导
省成立由佟星副省长担任组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的省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小组,各市和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工作小组不设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承担。
各市成立相应工作小组,由市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市有关部门为成员,并明确承担日常工作的部门。
五、工作进展要求
第1、2项,3月初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发出推荐转型升级突破点通知,各市、各部门3月中旬提出突破点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汇总报省政府审定后发布。
第3项,由各市、各部门对经省审定的每个突破点制定工作方案,于4月底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备案。
第4项,由各市、各部门负责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推进的时间节点,明确工作具体负责人,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措施,6月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各市、各部门9月中旬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汇总,于9月底前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第5项,由省政府成立6个专题检查组,分别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外经贸厅、国土厅、农业厅领导担任组长,省直相关部门派一名处级干部作为检查组成员。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组织协调省有关领导、省直有关部门,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出检查工作通知。检查组分片负责开展检查工作,由各检查组组长单位提交检查工作书面报告,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汇总。10月底前完成。具体分工见附件。
第6项,11月,各市、省直相关部门对突破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结合前期检查情况,撰写全省转型升级突破点情况报告。年底前召开全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现场会,由省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协调,邀请省领导主持会议,请各市、省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及相关同志参加会议,并协调新闻报道工作。省领导讲话材料、会务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分工负责。会议安排届时另行提前通知。
附件:
产业转型升级突破点推荐汇总表
一、推荐单位:各地市(区)政府
序号
| 地区
| 产业转型
升级突破点
| 主要内容
|
合计33项
|
1
| 广州市
|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 加强规划引导和载体建设,优化商贸流通业布局。大力发展现代零售业,加快建设国际购物天堂。大力发展产业物流,加快建设专业化、国际化商品采购中心。大力发展会展业,加快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餐饮业,加快建设食在广州--国际美食之都。大力发展现代分销批发业,强化商贸流通业辐射和服务全国的功能。大力发展社区居民服务业,提高便民利民水平。
|
2
| 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
| 加快项目报批、政策争取、资源整合等工作;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和节点计划,扎实推进知识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促进、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
|
3
| 深圳市
| 建设“蛇口网谷”
| 通过旧工业区改造和产业置换等途径,整合蛇口工业区沿山片区内招商局集团旗下的物业;整体升级为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及示范为主导产业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地。
|
4
| 珠海市
| 打印耗材产业转型升级
| 珠海国家打印耗材检测中心建设;
联想纳思达打印机及耗材产业园建设。
|
6
| 汕头市
| 玩具制造业转型升级
| 围绕国家火炬计划汕头澄海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和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玩具礼品基地建设,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
7
|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 以信息技术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升级,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的集聚并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提高装备制造业全市工业中的地位。
|
8
| 佛山市
| 铝型材行业转型升级
| 以铝合金表面处理无氟无铵废水零排放新技术为突破点,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水平提升。1、加强雄鹰创新中心建设;2、加快新技术推广,推动新技术与佛山铝型材企业合作;3、推动全面禁止氟化氢铵在铝表面处理中的使用;4、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申请专利提供服务;5、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新技术全面推广。
|
9
| 韶关市
| 建设大型高端铸锻件生产基地(韶铸集团)
| 研发和生产包括汽轮机铸钢件、水电铸钢件、大型船用铸钢件、海洋工程铸钢件、高铁铸锻件、大型医疗设备铸钢件、高端汽车轴承套圈等产品及其深加工。
|
10
| 河源市
| 手机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
| 1、加大集群园区(中河转移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接纳能力;
2、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更多手机产业重大项目落户,推动中兴通讯河源生产研发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3、加大在软件开发应用、工业设计、关键技术开发及关键元器件制造、产业链条完善、著名品牌建立等方面工作力度,推动手机产业高端化发展。
|
11
| 梅州市
| 水泥产业转型升级
| 1、抓好落后水泥产能的淘汰工作。
2、积极协助在建项目申领生产许可证及试产工作。
3、积极地做好9条规划项目的申报工作,特别是塔牌项目核准有新的突破。
|
12
| 惠州市
| 建设光电产业基地
| 制订出台产业发展规划。以实现光电产业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为重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实现产业化、促进集群化发展,引导光电企业、项目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加速集聚,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光电产业基地。
|
13
| 建设LED产业基地
| 加快制订出台LED优惠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抓好仲恺和大亚湾两个LED产业园规划建设。重点扶持培育LED照明、背光和显示产业,加快LED路灯示范工程建设,推进LED室内照明技术的推广应用。组建LED产业联盟,加快LED公共技术平台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
|
14
| 汕尾市
| 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敏兴毛织)
| 1、产业逐步转型升级,公司用生产设备逐步向机械化、数字化过渡,用电脑织机代替人工织机;2、继续扩大生产线,促进产值逐年增加,2010年集团公司产值达到10亿元,产品全部出口。
|
15
| 东莞市
| 大朗镇毛织产业转型升级
| 省市联动共建优势传统产业、升级毛织商贸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信息化与毛织业融合、举办交易会、推动产学研以及组建研究开发机构。
|
16
| 厚街镇鞋业升级发展
|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鞋业商圈、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开发机构建设。
|
17
| 中山市
| 灯饰产业(古镇)整体转型升级
| 1、 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升级(构建灯饰市场营销体系,主导灯饰产业市场话语权、建设灯饰产业综合性生产服务业集聚区,增强灯饰产业竞争力)。
2、 城市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总部商务、以“三旧”改造为契机,提高市场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以“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为契机,改善道路交通、深化平安古镇工程,建设宜居宜商的国际名镇)。
|
18
| 中小企业(小榄)转型升级
| 1、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解决转型技术瓶颈。
2、小榄商会--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激发企业转型内生动力。
3、推动“内联外扩”,引导优质生产要素的本地集聚与有效扩张。
4、创新金融模式,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保障
|
19
| 江门市
| 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
| 分别与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签署省市共建配套基地框架协议,争取省优惠政策支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吸引上下游企业配套基地落户。配合好咨询机构完成配套基地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配合好申请用地指标的相关工作,保证拟落户配套基地多个项目的需要。实行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为突破口,促进江门交通装备制造业(摩托车、汽车零配件)转型升级。
|
20
| LED产业基地建设
| 继续加大对LED产业基地的建设投入,落实好用于 LED 中下游封装和应用企业的专项扶持资金。推动真明丽、奥伦德等一批重点 LED项目上马,加快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及国家半导体光源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建设,举办中国(江门)绿色(半导体)光源博览会。
|
21
| 阳江市
| 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
| 1、抓好产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2、抓好新产品开发与工业设计对接;3、继续推进五金刀剪产业基地发展;4、加强五金刀剪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和引导;5、在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方面有所突破。其中热处理、五金抛光、电渡工艺应用新技术;引入开发钛钢、新型陶瓷等材料。6、抓好产学研结合和两化融合,研究制订阳江五金刀剪产业技术路线图,着重解决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7、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发展;8、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2
| 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 1、抓好产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2、争取省经信委与我市联手,共同打造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基地;3、推动产学研和工业设计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4、实施龙头和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工程,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海洋生物提取、生物制药等技术,由粗加工向深、精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条。
|
23
| 湛江市
| 小家电制造业转型升级
| 以建设省市共建先进小家电制造基地为契机,全面推动小家电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小家电批发市场、“半球”品牌联合重组、小家电研究实验室;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进小家电产品智能节能技术研究及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推广;加快家电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聚集平台。
|
24
| 特种纸产业转型升级
| 以浆纸龙头企业为依托,推动林浆纸一体化基地和特种纸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世界级知名品牌。加快产业模块的建设,从造林、制浆到造纸产业一条链,形成产业的集聚并向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提升林浆纸产业在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建成国内最大的林浆纸生产基地。
|
25
| 茂名市
| 茂名重力石化装备制造基地
| 为适应国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加快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满足市场的需要,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名重力)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启动茂名重力石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项目分三期进行。通过基地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快茂名重力技术进步,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由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
26
| 肇庆市
| 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建设
| 制定肇庆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
27
| 清远市
| 再生金属产业集聚发展
| 1、进一步清理整治再生金属拆解户,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小作坊,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园区化、集聚化发展。
2、积极引进知名大企业、大项目,以高新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
28
| 潮州市
| 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长城集团)
| 提出创意陶瓷概念,融入工业设计、现代科技,让陈设艺术陶瓷更具创意,让日用陶瓷艺术化。改变传统手工制作方法,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对废瓷进行回收再利用,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
29
| 传统潮式肉制品产业转型升级(真美食品集团)
| 1、营养型果蔬肉制品的转型升级。
2、传统潮式肉制品自动化加工示范。
3、高温热泵除湿干燥技术在传统潮式肉制品干燥中的创新应用。
4、快速检测技术、微波杀菌技术以及温湿度一体化电脑控制技术在质量安全的应用。
|
30
| 揭阳市
| 建设揭阳(惠来)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
| 1、着重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紧紧围绕工业园六个功能规划,夯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2、认真做好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项目在2011年上半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3、加大招商引资加度,着重引进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化工产业项目;大力扶持能源科技研发机构落户园区;结合港口资源,着力发展公共和企业现代化综合物流、船舶修造等产业。
|
31
| 云浮市
| 温氏物联网项目建设
| 1、建设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养殖生产过程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实时传输,显著提升养殖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2、针对养殖生产环节,建立完整的数据档案,同时,针对产品流通环节,采用RFID、二维码、一维码等手段,建立信息化溯源管理平台,实现从种苗到销售终端的全程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积极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系统的数据对接。
3、建立集团公司的物联网数据处理中心与生产指挥中心,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数据处理与有效监管。
4、在养殖栏舍环节监测、自动化饲料投放设备控制等领域,研发适合广大合作农户实际需求、简单实用的应用系统,提升广大合作农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加农户效益。
|
32
| 顺德区
| 广东顺德(英德)产业新城
| 落实“双转移”战略,探索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模式,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资源、要素和产业的跨区域流动,为顺德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增资扩能、优化升级拓宽发展空间,促进英德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有导向的产业转移促进顺德、英德两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合作共建顺德(英德)产业新城。
|
33
| 工业设计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广东工业设计城是以工业设计产业为核心,串联工业设计产业链的上下游,并为其提供高端增值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广东工业设计城主要建成工业设计服务外包基地、新型产业孵化基地、原创产品研发基地三个基地,打造交易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人才引进及培训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品牌推介平台六个平台,建设顺德工业设计园、国家工业设计实验室、国际工业设计交流中心、设计广场、设计酒店、工业设计资讯中心、广东工业设计研究生学院、设计博物馆、设计创新体验馆九个主要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