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妇女手工编织业发展的意见
(津政办发〔2011〕49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促进我市妇女手工编织业加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识重要意义
手工编织小产品,妇女就业大舞台。手工编织业具有市场需求大、吸纳就业多、资源消耗少、没有污染等特点,既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文化创意产业和绿色低碳产业,适合在城市下岗女工和广大农村妇女中发展。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对于提高妇女劳动技能,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社会和谐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妇女手工编织业快速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具备了进一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各区县、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实施有效的政策扶持,努力把我市妇女手工编织业做大做强,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二、明确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妇女手工编织业发展目标是:努力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创建具有天津特色的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的辐射带动力,到2015年,手工编织业吸纳就业达到25万人(包括新疆和田三县2万人),实现年加工及销售收入2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妇女手工编织品研发、生产、流通基地。
三、完善运行机制
努力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网络化、广覆盖的运行机制。建立天津市妇女手工编织协会总会,主要发挥整合编织资源、制定技术标准、组织开拓市场、强化行业自律、开展协调服务的作用;各区县建立市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分会,并组织成立手工编织发展中心(公司平台),主要发挥技能培训、产品展示和业务洽谈等功能;各乡镇、街道普遍建立手工编织基地;有条件的社区、村庄设立手工编织站点。为了支持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开展工作,一次性为协会增加50个公益性岗位,其中每个区县增加2至3个,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于市场化运作、建立了稳定劳动关系的手工编织组织的城乡女职工,其社会保险补贴3年期满、延续劳动关系的,经市人力社保部门认定,可继续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四、建设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