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示范
选择各地级以上市、各类型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总结饮用水水源地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防治、非点源控制和生态修复等先进经验,评估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环境绩效,为全省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三、实施方案及预期成果
(一)进度安排。
1、2010年3月~4月,制定广东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和技术大纲。
2、2010年4月~5月,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确定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更新清单,确定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清单。
3、2010年5月~6月,更新全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制定超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方案。6月底前完成水质监测工作。
4、2010年7月~8月,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研究制定超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方案。8月份完成典型乡镇基础环境信息调查及数据库上报。
5、2010年9月,上报、审核各地调查及评估数据并修改完善上报数据库。
6、2010年10月,编制完成广东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初稿,并上报环境保护部。
(二)组织方式。
项目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水环境管理处主持,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局具体实施。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组织实施。
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项目主持,负责项目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和实施,开展地市交流,指导、督促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指导、督促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的超标水源地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和工程示范申报,开展典型县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制定《技术大纲》,组织技术培训并提供技术支持,编写我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建立并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开展技术成果验收。
(三)预期成果。
全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数据库、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图集、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方案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