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报送《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实施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报告》的函


  4.维护儿童环境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情况评估

  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将环保重点工作列入“八大民心”工程,集中力量开展环境整治,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噪声、污水、油烟、垃圾、臭味等环境问题。依托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推动每个区县(自治县)每年解决2-3个重大环境问题。通过持续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检查排污单位6.7万余家次,处理环境违法案件9千余件,关闭取缔企业600余家,受理群众投诉10万余件,处理环境污染事故100余起,维护了儿童的环境权益。

  5.优化儿童发展社会环境情况评估。积极配合市妇儿工委办,开展好《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重庆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提高知晓率,着力优化儿童发展法制环境保护;配合市妇联开展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加强家庭文化和家庭道德建设,着力突出“健康文明、简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积极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根据城乡、区域和不同层次家庭的需求,统筹整合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节约型家庭、廉政家庭、平安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着力优化儿童家庭环境;结合密切联系群众等党建活动,积极关爱贫困儿童发展,着力优化贫困儿童发展环境,全市环保系统已资助贫困儿童2000余名,贫困家庭400余户。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妇女生存和发展环境亟待改善。虽然重庆市是环保部确定的统筹城乡的环保试点区,“十一五”以来,市环保局也将农村环保工作作为了全市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但是由于我市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薄弱,环保工作起步晚,农村环保工作成效并不显著,农村妇女儿童生产生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农村饮水安全还得不到全面保证。尽管“十一五”期间已解决60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但是依然有大约600万农村人口还处于饮水不安全状态;二是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04个5000人以上的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缺乏国家资金支持,生活污染没有得到妥善处置,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村容村貌亟待整治;三是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农村面源污染不仅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污染源。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