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积极促进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对破产改制企业,除落实好职工安置方案外,要提前介入、早作谋划,对职工开展转岗培训、技能鉴定和社会保险接续等工作。(牵头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经贸委)
三、采取有力措施,大力促进创业
(一)完善创业服务方式。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对劳动者的自主创业活动进行指导。通过社会征集、自行开发等渠道,收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及时向创业者推荐。(牵头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等部门)
(二)加大创业场地扶持力度
1.增加经营场所的用地供给。在旧城改造规划时要结合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布局,预留一定比例的公共设施用地,由社区统一管理,用于社区组织人员自主创业。(牵头单位:市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局;协办单位:市工商局,市劳动保障局等部门)
2.拓宽创业经营场所范围。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允许农民利用宅基地房屋自营开办个体工商户,从事小型商业零售、“农家乐”等经营活动。(牵头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协办单位:市工商局,市农办等部门)
(三) 建立创业教育体系
1.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将创业培训、就业政策宣传教育纳入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培养计划,有效落实师资、教学内容、课时,实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的有机结合。(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协办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2.进一步发展壮大职业技术院校。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从教学设施配备、场地安排、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校企联合等方面大力促进职业技术院校发展,使职业技术院校真正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业精英的摇篮,为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协办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等部门)
3.优化创业能力提升模式。探索推行“素质测评、理论培训、模拟运作、创业见习”的创业能力提升模式。鼓励发展一批经营较为成熟、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作为见习和实训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实践和指导。(牵头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协办单位:市经贸委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