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点项目和建设内容
(一)秸秆青贮氨化项目。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到2015年,在全省扶持新建青贮窖、氨化池容量1300万立方米,建设秸秆饲料储备库50个,购置青贮氨化机械设备2万台,年生产青贮氨化秸秆饲料的能力达到1100万吨。
实施区域为全省玉米、小麦生产和牛羊养殖50个重点县市区:肃州区、金塔县、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山丹县、民乐县、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永昌县、会宁县、景泰县、靖远县、榆中县、永登县、安定区、渭源县、临洮县、东乡县、广河县、临夏县、和政县、康乐县、清水县、张家川县、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秦安县、泾川县、静宁县、庄浪县、崆峒区、华亭县、灵台县、庆城县、环县、华池县、镇原县、宁县、正宁县、西峰区、合水县、徽县、成县、礼县。
(二)秸秆型饲料加工项目。以青贮氨化秸秆为主料,根据家畜营养需要添加其他营养成分,生产秸秆型全营养混配合饲料。到2015年,扶持秸秆饲料规模加工企业100家,购置秸秆饲料加工机械设备100台(套),年生产秸秆型全营养混配合颗粒、饼块饲料能力达到200万吨。
实施区域为秸秆饲料资源总量较大和具有一定草产品加工能力的45个县市区:肃州区、金塔县、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山丹县、民乐县、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永昌县、永登县、榆中县、红古区、会宁县、景泰县、靖远县、安定区、临洮县、临夏县、东乡县、广河县、康乐县、永靖县、崆峒区、灵台县、崇信县、泾川县、张家川县、清水县、西峰区、环县、华池县、宁县、镇原县、正宁县、武都区、礼县、徽县、成县、文县、西和县。
(三)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区建设项目。在肃州区、甘州区、泾川县和宁县建成4个省级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区;在凉州区、安定区、康乐县、会宁县、张家川县和徽县建成6个市州级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区;在玉门市、金塔县、临泽县、民勤县、永昌县、景泰县、靖远县、临洮县、东乡县、清水县、灵台县、崆峒区、环县、华池县、礼县建设15个县级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区。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体制、机制、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总结经验,探索模式,抓点带面,开创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新局面。
(四)科技培训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全省开展科技培训600期,建立200个专业化秸秆收集贮运、加工调制流动服务队,购置专业化秸秆收集贮运、加工调制机械设备200台(套),建立100个农村秸秆饲料化利用专业合作组织。
(五)秸秆饲料化利用科技支撑项目。集成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成熟技术,不断扩大技术覆盖面,提高秸秆饲料的品质;引进国内外秸秆饲料化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对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究开发秸秆型全营养混配合饲料,研究解决青贮秸秆饲料二次发酵及氨化秸秆饲料饲喂不当引起中毒的问题;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模式;加强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素质。
五、资金概算和投资计划
(一)资金概算。总投资36.94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12.58亿元(争取中央投资0.5亿元,省级整合投资2.5亿元,地方整合投资9.58亿元),社会和群众自筹资金24.36亿元。
1.秸秆青贮氨化项目投入33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10.6亿元,社会和群众自筹资金22.4亿元。
2.秸秆型饲料加工项目投入1.42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0.71亿元,社会和群众自筹资金0.71亿元。
3.示范区建设项目投入1.1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0.55亿元,社会和群众自筹资金0.55亿元。
4.科技培训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入1.32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0.62亿元,社会和群众自筹资金0.7亿元。
5.科技支撑项目投入0.1亿元。全部为政府投资。
(二)投资计划。规划实施概算总投资36.94亿元:2011年投资7.4亿元、2012年投资7.4亿元、2013年投资7.39亿元、2014年投资7.38亿元、2015年投资7.37亿元。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2011-2015年,可累计生产加工秸秆饲料5900万吨,相当于节约粮食1475万吨,可增加产值295亿元,是总投资的近8倍。同时,通过秸秆饲料养畜,可增加有机肥,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益。据推算,5年时间通过秸秆饲料养畜可产粪肥6亿吨,相当于400万吨标准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