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把新疆水生动物的自然特性和资源的区域性、独特性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推进资源优化配置。把最能发挥资源优势、最适合当地发展、最具特色的水产品种布局在最适宜生长的地方,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发展。适应水产品市场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的需求,立足区内市场,开发国内外市场;满足现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依靠扩大市场,促进渔业加快上规模、增效益。
  --坚持适度规模产业化发展。加快传统渔业向现化渔业转变,通过完善服务、创新管理,形成水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依托企业带动,推进水产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经营和渔业、餐饮、休闲观光旅游综合经营,提升渔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把发展渔业和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绿色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加快水产养殖污染物的管制、防控,加强养殖环境的治理,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渔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
  (四)建设渔业产业带。
  北疆渔业产业带。以阿勒泰、伊犁、博尔塔拉、乌昌地区等为重点,发展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建设北疆水域渔业产业带。
  南疆渔业产业带。以南疆地区的博斯腾湖、塔里木河、车尔臣河等水域为重点,发展裂腹鱼和其他特色经济鱼类,建设南疆水域渔业产业带。
  (五)培育渔业产业区。
  阿勒泰渔业产业区。依托乌伦古湖、吉力湖、阿苇滩水库、“635”水库、塘巴湖水库、喀腊塑克水库、福海水库、哈巴河山口水库、布尔津山口水库以及兵团农场天然坑塘水域形成的200多万亩天然水域资源,实施天然水域增殖、放流和集约化人工养殖,实现特色经济鱼类年产量2万吨的目标。
  伊犁渔业产业区。利用伊犁河已建或拟建水库等天然水域进行增殖、放流;改造伊犁河谷下游沿岸滩涂池塘,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池塘养殖品种;以恰甫其海、吉林台水库的水生生物增殖站为骨干,建设集约化养殖基地,实现特色经济鱼类年产量1.5万吨的目标。
  博尔塔拉渔业区。依托赛里木湖天然冷水资源,以白鲑属鱼类为主养品种,扩大高白鲑、凹目白鲑等鱼类的养殖规模;利用博尔塔拉河泉水溢出带冷水资源,开展鲑鳟鱼类人工养殖,实现年产量0.2万吨的目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