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0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


  (四)创业培训。以培训创业型农民和农民企业家为目标,加快培养一批农村创业人才和农业种养业大户,带动广大农民走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通过培训和政策扶持,使学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今年每个区(市)县确定1-2个主导产业、选择30-60个具有创业意愿和有一定创业基础的青壮年农民,通过 “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将他们培养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带头人和农村的“小老板”,每人培训及工作经费0.2万元,全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天,全市培训农民510人。培训内容和教学安排参照农业部办公厅文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规范(试行)》(农办科[2009]62号)执行。

  (五)实用技术培训。紧扣生产周期和农事季节,通过进村办班、现场指导、技术讲座和科技赶场等方式将农业实用技术直接送到农户、送到田间地头,以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技能为重点,对务农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培训,奋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牢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本底”和“根基”。全市面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经费主要用于培训资料编印、师资聘请等。

  (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全域成都和适应推动城乡统筹新形势,重点围绕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和农村带头人开展培训,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就业,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3500人和返乡农民工500人实现创业。

  二、创新培训机制

  一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在充分发挥政府公益性农民培训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委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等社会化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式。要坚持课堂培训和现场示范培训相结合,以现场示范培训为主;坚持系统培训和农事季节培训相结合,以季节培训为主。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现场讲解、示范、操作、解答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努力增强实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市和各区(市)县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在教师的选择上,要选择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优秀农业技术人员作为培训教师,同时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民技术员、科技能手、科技示范户作为补充。特别是要注意选择在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标准化规范化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现场授课、实训,提高培训效果。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