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署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
3月初,召开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总结2009年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表扬整治工作先进,部署2010年深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
(二)召开全省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
3月下旬,召开全省兽药管理工作会议,分析兽药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2010年兽药管理工作。
(三)召开全省生鲜乳专项治理行动会议
4月份,召开生鲜乳监管工作会议,研究生鲜乳整治工作的深化和推进。
(四)召开全省饲料生产经营整治会议
3月份,组织召开全省饲料生产经营整治行动部署会议,分析当前行业形势、产品质量状况及面临主要问题,部署2010年饲料整治目标和整治重点。
(五)组织开展第六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4月份,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举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培训咨询活动。
(六)组织开展畜产品中瘦肉精等违禁物专项整治会议
七月中旬,召开全省整治畜产品中违禁物、兽药残留工作会议。
(七)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分析、研讨
上半年邀请有关部门、行业专家和相关代表开展畜产品安全风险分析研判。
(八)总结大会
12月份,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畜牧食品局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小组及办公室机构和职责分工仍按照2009年整治方案的要求执行,整治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有关工作,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各地畜牧部门要认真总结去年整治工作,继续抓好省局整治方案的落实。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加强和完善本地整治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要按计划、分阶段对本部门开展整治工作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定期开展评估考核活动,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督促整治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加强工作,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调配合
各地畜牧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各地畜牧部门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要加强与发改、财政、卫生、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要强化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确保协调一致、统一行动。
(三)加强信息报送
省局整治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各地畜牧部门,要定期向我局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在整治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和大案要案调查处理情况,要及时上报。
(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畜牧部门要与当地新闻媒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宣传整治工作成效和各地在整治工作中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曝光查处的典型案例,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要制定应对媒体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炒作的应急预案,对一些不实的、恶意炒作的报道,要及时妥善处理,通过发布相应信息有效引导舆论,减少负面影响。
附件:1.2010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2.2010年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3.2010年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4.2010年畜产品中瘦肉精等禁用物质专项整治方案
5.2010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附件1:
2010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四川省畜牧食品局2010年深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实施《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正案)》为契机,以2009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成果为基础,以加强饲料生产企业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强化饲料原料监管和严禁养殖环节非法添加为重点,通过“抓规范、促执法、打禁药”,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执法能力,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标
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瘦肉精等案件的查处率达到100%,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100%,饲料产品中瘦肉精等兴奋剂类物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铅、砷等重金属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饲料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工作重点
(一)提高饲料执法能力。组织开展《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正案)及配套规章、标准的宣贯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检验检疫联动、检打联动、产销联动等执法工作机制,提高执法效能。
(二)规范生产经营企业。进一步严格饲料行政许可工作,提高饲料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淘汰条件简陋、管理混乱的饲料企业。对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跟踪检查,强化获证企业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饲料企业。对饲料经营市场开展监督检查,坚决查扣销毁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产品,查封取缔生产经营“三无”产品的企业。
(三)严打违禁添加行为。针对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等主要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扩大监测范围,及时查处发现的问题。对《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高铜、高锌等超量添加行为打击力度。加强对养殖户的抽检和巡查,强化活畜产地检验检疫联动,加大对养殖户的普法宣传和教育,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指导科学选择和使用饲料产品。
(四)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完善瘦肉精等饲料及养殖环节突发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四、工作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2月1日-3月15日)
在全省范围内部署2010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各地按照全省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2010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15日-11月底)
1.开展检验监测,强化检打联动。各地要继续以饲料原料、饲料产品和养殖环节为重点,认真组织完成省局下达的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任务。省饲料监察所要及时向省局通报监测结果,各地饲料管理部门要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查处和通报。
2.开展监督检查,强化督促整改。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蛋白原料获证生产企业、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获证生产企业、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的现场跟踪检查。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提出整改要求,跟踪督促整改,严肃处理问题突出、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严厉查处“三无”产品及其生产企业。
3.开展法规培训,强化守法意识。做好《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正案)》及配套规章、标准的宣贯培训,针对监督执法人员、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养殖场户,分类制定培训方案,全面开展法规培训。通过全面深入的法规培训活动,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三)验收总结阶段(12月)
全面总结2009-2010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的成效,将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日常化。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饲料管理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力量,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和跟踪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