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清洁生产推行规划。各省辖市工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各市主管部门)结合本地产业结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污染防治要求,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对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的重点工业行业、工业园区,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淘汰高耗能落后产能,大力推广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实现节能减排为目标,制定清洁生产推行规划。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将清洁生产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省属企业要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推行规划,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组织集团内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二)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酵、啤酒、酒精、纯碱、烧碱、聚氯乙烯、氮肥、磷肥、硫酸、农药、染料、纺织、肉类加工、印制电路板、热处理、钢铁、电解锰等1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一是加快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或清洁生产推行方案中公布的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中优先采用。二是加强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推广。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联合,针对行业清洁生产中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创新,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探索开展清洁生产的新路子。鼓励和支持服务性企业以能源合同管理等模式参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进清洁生产新机制、新模式,推动生产性企业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加快技术进步,创建更多的清洁生产企业。四是依据《中央财政工业和通信业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做好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推动我省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作。
(三)积极参与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各市主管部门要结合节能减排任务要求、本地行业特点和清洁生产实际,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一是抓好清洁生产审核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宣传培训力度,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开展工业行业管理部门清洁生产审核培训,进一步提高素质和服务质量。二是建立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制度。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是确保审核质量的重要措施,要制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办法,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审核过程、报告质量、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引导和推动审核工作有针对性、高质量地开展。三是切实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项目。实施中高费项目是清洁生产工作的重点,要根据审核情况,建立项目储备库,跟踪项目实施情况;对通过审核评估企业的中高费项目要优先纳入区域、重点行业治理规划,争取在地方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项目中予以重点支持,积极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四是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好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积极配合各类清洁生产服务机构与节能机构的联合与协作,为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实施、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服务,要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高效、专业化的服务。五是配合环境保护部门筛选和公布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及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名单,加强对强制性审核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估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