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2011)

  (四)健全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构建以《云南省食品安全条例》为龙头,标准规范规程为主体,监管制度办法为保证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建立覆盖食品安全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实现监管领域无盲区、监管对象无盲点、监管环节无断层、监管品种无遗漏。在乡镇、社区设立食品安全监管站,开展委托执法工作;整合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形成以专为主、专兼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确保问题食品可追溯性。建立责任追究体系,严格追究责任主体食品安全责任。深入开展诚信建设,全面推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级分类管理。健全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响应,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继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工作,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和产业培育力度,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店、“万村千乡”、“百千万”餐饮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改善食品消费环境,提高安全放心食品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五)全面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强化法律责任,树立强烈的社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商业利益与公众利益关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义不容辞地维护社会效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完善原辅料进货检查验收、添加剂使用报告、产品出厂批批检验、缺陷或不合格产品撤市召回销毁等制度。树立诚信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全面公开承诺质量安全。建立各级各类食品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六)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坚持严格资质审核、逐步面向社会、实现资源共享、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覆盖全程,加强基层、满足需要的要求,加大食品安全全过程技术监督能力建设投入,提升企业检验检测装备技术水平,建立起以省检验机构为主导、州(市)检验机构为骨干、县(市、区)快速筛查为基础、企业检验能力为主体的技术支撑体系。探索开展全省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集成、共享,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增强技术监督合力。
  (七)全面推进监管信息化。实施信息化战略,以信息化促进监管科学化。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开放的数据交换平台,健全、完善、整合食品安全全程监管信息系统,构建较为完善的食品质量标准规范、产品情况、企业状况、监管信息等数据库,实现信息对称共享。在完成国家对乳制品实行电子监管的基础上,逐步推行省产大宗食品电子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