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低碳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

  3.开展碳汇交易和碳汇补偿试点工作研究
  加强森林碳汇交易研究,提出碳汇交易试点方案,探索建立适合云南的森林碳汇交易规则和运行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与国家衔接、符合省情的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标准。积极开展碳汇补偿试点工作研究,探索适合云南省情的碳汇生态补偿的标准及补偿方案,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省进行推广。积极呼吁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碳汇补偿机制,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
  4.推动低碳产品认证

┌──────────────────────┐
│专栏4 低碳产品认证             │
│  低碳产品认证,是以产品为链条,吸引整个 │
│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通 │
│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从而向社会推进一个以 │
│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 │
│的消费选择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 │
│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减少全球温室气 │
│体的效果。目前,已经有德国、英国、日本、韩 │
│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      │
└──────────────────────┘

  积极推进低碳产品认证的相关研究和试点,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低碳产品的认证,对通过低碳产品认证的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进行鼓励,对低碳产品给予税收优惠等,并将通过认证的低碳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政府采购时必须优先采购低碳产品。同时开展我省特色和优势产品低碳标准的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到国家组织的相关低碳产品标准的制定工作,提高我省低碳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加强政府对产品和服务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监管,有效地在全社会引导和建立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模式,促进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协调互动。
  5.建立碳信用储备体系

┌────────────────────┐
│专栏5 碳信用              │
│  碳信用(Carbon Credit):又称碳权,  │
│指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  │
│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以增加能源使用 │
│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 │
│放,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 │
│计量单位。               │
└────────────────────┘

  积极开发具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潜力的项目,估算这些项目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以及可能的碳交易收益,建立省级碳信用储备项目库,为我省今后的国际国内碳信用交易储备项目。研究建立我省碳信用储备平台信息库,为政府机构及企业提供国际碳信用市场需求情况和相关碳信用交易信息,推进我省碳信用交易。
  (七)培养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促进低碳消费
  把低碳理念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中,推行低碳生活方式,促进低碳消费。
  1.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编制和发放低碳生活方式指南,倡导公众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生活简单、简约化,尽量减少“面子消费、奢侈消费”。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鼓励公众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实行住房节能装修,科学合理使用家用电器;大力提倡使用布袋、菜篮子,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大力推广普及节能产品和器具,继续推进“节能减爿隧家庭、进社区、进学校”的活动,开展“低碳家庭”、“低碳社区”、“低碳学校”的创建活动和“消除碳足迹”等与低碳生活相关的系列环保公益活动。
  2.推进低碳办公
  发挥政府在低碳消费中的引领、示范和表率作用,开展以节约、节能为主题的“低碳办公”活动,建设节约型政府。制定和实施政府机构能耗使用定额际准和用能支出标准,实施政府内部日常管理的节能细则。推进政府机构建筑物、照明系统、电梯等节能改造。制定政府低碳采购产品目录,推行政府低碳采购。率先购买使用低碳节能型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高效利用办公用品,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减少纸张等一次性办公耗材用量。完善公务车辆配备配置标准和管理制度,优先选用节能和新能源车辆,减少公务用车数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行“无纸化”、“网络化”办公,推广视频会议、电话会议。加强办公电器设备待机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
  3.营造有利于低碳消费的环境
  加强价格调控的引导功能,对水、电等的消费使用采取价格累进制,对居民消费进行合理引导;鼓励和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节能产品,促进企业产品结构升级;加强对住房、汽车、装修等高档消费的政策引导,抑制高碳消费;全面推进禁塑工作,尽情研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限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增加低碳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进公共型低碳消费。推进城市建设的节约化、低碳化,倡导城市景观建设的生态化和低碳化,限建高耗能的人工瀑布、喷泉等;在交通、供水、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广泛采用节能低碳新技术,提高城市电炊及天然气普及率。继续推进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的创建工作;提高城市公交的数量和运行效率,在全省有条件的城市推广免费公交换乘和自行车租赁业务,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分担率和低碳出行比例。
  实施城市绿色照明工程。在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公共建筑、公共机构、宾馆、商厦、写字楼等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及社区中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系统,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等产品的使用比例。到2015年全省公共设施、公共机构、宾馆、饭店、写字楼、大型商场等的高效照明产品应用率要达到90%以上,到2020年达到100%。
  四、十大重点工程
  以示范、创新和能力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十二五”低碳发展重点工程总投资 1038.61亿元,云南省低碳发展“十三五”重点工程在“十二五”重点工程的基础上滚动实施,具体项目和投资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确定,“十三五”工程项目总投资将在“十二五”基础上有所增长。
  (一)低碳能源建设工程
  1.风能开发工程
  新建罗平山、大海草山、大风丫口、莲花山、大莫古风、黄草坡等一批风电场,新增装机约320万千瓦。总投资220亿元。
  2.太阳能开发工程
  光伏发电工程:在永仁、宾川、弥渡等12个一类资源县发展光伏发电,总规模超过30万千瓦。总投资100亿元。
  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工程:在全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0万平方米(包括农村地区),总投资40亿元。
  3.生物质能工程
  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工程:在昆明、曲靖、楚雄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工程,装机容量为14.1万千瓦。总投资14.1亿元。
  秸秆发电工程:建设秸秆、糖厂蔗渣发电工程,装机容量18万千瓦。总投资18亿元。生物柴油工程:在全省重点城市布局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项目,产量达到15万吨。投资5亿元。
  4.沼气工程
  户用沼气工程:新建“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60万户。总投资9亿元。
  大中型沼气工程:在规模化养殖区域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00项,每口沼气发酵池300立方米以上,用于发电和集中供气。总投资1亿元。
  5.天然气工程
  完成中缅天然气管道沿线德宏州、保山市、大理州、丽江市、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州市府所在地天然气管网建设。总投资235亿元。
  6.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
  在全省建设一批煤层气发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14万千瓦。总投资8亿元。
  (二)工业节能增效工程
  1.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每年实施10项余热余压工程,年节能量10万吨标煤。总投资5亿元。
  2.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每年实施100台高、低压电机变频改造,年节能量6万吨标煤。总投资2亿元。
  3.燃煤工业锅炉改造
  每年完成50台工业锅炉节能改造,采用分层燃烧等技术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采取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气(油)锅炉替代燃煤锅炉,年节能量达到10万吨标煤。总投资2亿元。
  (三)低碳建筑工程
  1.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工程
  在全省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
  2.太阳能采暖工程
  在昆明、丽江等地推广太阳能采暖空调工程建筑示范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
  3.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工程
  在昆明、楚雄的6个县区开展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工程,到2015年底太阳能光电装机容量合计7.8万千瓦。总投资34.5亿元。
  (四)低碳交通工程
  1.公路隧道节能技术改造工程
  对全省212座公路隧道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包括照明LED灯具技术改造、隧道太阳能供电技术改造、隧道供配电系统稳压、滤波、补偿技术改造等。总投资3.4亿元。
  2.公路自动收费系统(ETC)改造工程
  在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自动收费系统(ETC),实现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总投资3亿元。
  3.昆明市智能公交建设工程
  在昆明市主城区、呈贡新区、空港新区设立两级管理平台,安装GPS调度终端和信息采取器,建设智能查询系统。总投资1亿元。
  4.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工程
  结合电动汽车的推广,在全省建设20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及1000个充电桩。总投资40亿元。
  (五)森林碳汇工程
  1.荒山造林工程
  实施荒山荒地造林133万公顷,总投资40亿元。
  2.封山育林工程
  完成封山育林67万公顷,总投资10亿元。
  3.中低产林改造工程
  实施以森林抚育为主的中低产林改造133万公顷,总投资40亿元。
  4.重大森林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完成雨雪冰冻灾后森林恢复133万公顷;特大干旱灾后森林恢复180万公顷,总投资47.3亿元。
  5.城市碳汇工程
  完成0.4万公顷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总投资 46.7亿元。
  (六)工业园区及企业低碳化改造工程
  1.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工程
  在全省选择2家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展低碳工业园区改造建设。总投资10亿元。
  2.企业低碳化改造工程
  在采矿、冶金(含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选取50家企业开展,应用低碳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总投资5亿元。
  (七)能力建设及科技支撑工程
  1.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研究制定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体系,建立完整的温室气体数据收集和核算系统,编制我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及考核体系等。总投资0.25亿元。
  2.能力建设工程
  包括机构能力建设,低碳领域的相关培训和宣传教育;碳汇计量、核算、统计体系的建立,低碳及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与示范,低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低碳研发机构及基地的培育建设,低碳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低碳教育和科普基地建设、低碳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合作等。总投资1.5亿元。
  (八)政策规划及体制创新工程
  包括低碳发展规划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编制、低碳发展标准体系的建设,低碳发展目标分解及考核体系建设,低碳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等。总投资01亿元。
  (九)先行先试示范工程
  1.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在滇中、滇西选择条件适宜的1--2个县市,开展太阳能综合示范建设,推进太阳能在生活、生产领域的综合利用示范。总投资2亿元。
  2.低碳旅游景区示范工程
  在全省选择5个景区开展低碳景区示范建设,景区建设和运营广泛采用低碳技术及可再生能源,推行低碳旅行方式,开展碳补偿活动。总投资2.5亿元。
  3.碳汇交易及碳汇补偿示范工程
  碳汇交易示范工程:开展碳汇交易方面的研究,开展碳汇交易试点,建立碳汇交易平台。总投资01亿元。
  碳汇补偿示范工程:开展碳汇补偿的相关研究,选择碳汇贡献较大的州市开展碳汇补偿试点,探索我省碳汇补偿标准及补偿方式。总投资1亿元。
  4.低碳产品认证示范工程
  选择我省2--5个特色优势行业,率先开展低碳认证示范,分析低碳认证政策和技术需求,开展低碳认证标准研究,引导企业开发低碳产品和进行低碳产品认证工作,通过试点研究对政策及技术标准逐步加以完善,为制定我省及国家低碳认证管理制度及相关产品的低碳标准提供依据。总投资0.1亿元。
  5.碳信用储备平台建设工程
  积极开发我省在温室气体控制及森林碳汇方面的项目,建立碳信用储备项目库,建立碳信用储备平台信息库。总投资0.1亿元。
  (十)低碳生活推进工程
  1.低碳生活推进工程
  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碳生活宣传活动,编制发放低碳生活指南,鼓励低碳消费,贯彻落实“禁塑令”,开展“低碳家庭”、“低碳学校”的创建活动等。总投资0.1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