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安市防震减灾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3.加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工作。全面落实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责任制。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组织开展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场所进行加固改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进一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要严格按照规定对超限工程、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确保建筑的抗震性能。
  4.大力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大力普及农村民居建筑抗震知识,逐步建立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各县(市、区)选择1-2个村开展“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应用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措施,加强农村抗震设防管理,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建设抗震民居,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和农村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5.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力度。继续搞好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实行规范管理;扩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覆盖面;逐步开展地震安全示范企业试点建设;依托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加大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加大地震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力度,在全市建设1-2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配备完善流动宣传教育设施,在广大农村、城镇社区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流动宣传。
  (三)进一步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1.加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加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及时收集更新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尽快建成功能全面、反应灵敏,集地震灾情速报、震情会商演示、地震应急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逐步建立县(市、区)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省、市、县级应急指挥中心联网,为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指挥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加强地震现场的监测、应急工作,配备必需的监测设施、应急装备、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确保紧急状况下,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有力。
  2.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规范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做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健全应急预案备案、督查、评估和演练制度,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检查,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地震应急演练。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共同协作,密切配合,全面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措施。
  3.加强地震救援队伍建设与培训。建立和完善各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加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加强专业培训和演练。加强卫生、消防、矿山、危化品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联动机制建设,提高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协同作战搞好抗震救灾任务的能力;积极推进市、县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军地、区域间的救援队协调和调用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救援力量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