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多元投入,引导发展。建立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社会融资、引进外资等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蓝莓产业加强基础科研、基地建设、市场开拓和培育品牌等重点工程建设,制定产业扶持政策,为蓝莓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六)挖掘内涵,打造品牌。借助我市中俄界江国际旅游节进行深度开发,突出蓝莓“野生、原产、寒地、黑土、有机、保健”特色,搞好策划、宣传和推介,把蓝莓打造成具有我市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提升蓝莓产业整体形象。
三、发展目标
规划以2011年为基期,利用3年至5年时间加强野生蓝莓资源保护开发,实现基地生产能力突破性增长。
(一)2011年-2015年目标
1.生产基地。建设蓝莓种苗繁育基地100亩,蓝莓原料基地1.25万亩,其中:野生蓝莓抚育管护基地1.0万亩,人工露地栽培基地0.25万亩。鲜果采摘量达到0.3万吨。
2.加工产业。引进、培育一户具有一定优势和规模发展潜力的万吨级浆果加工龙头企业,实现高中低端产品并举,形成集群优势。培育和打造有机蓝莓产品知名品牌2-3个。力争规划期内达产。
3.经济效益。蓝莓产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其中:果实及苗木销售产值0.9亿元,蓝莓产品销售及带动的旅游产业等其它产值0.2亿元。
(二)2016年-2020年目标
新建野生蓝莓生产基地1.0万亩。全市蓝莓生产基地达到2.25万亩。其中:野生蓝莓抚育管护基地2.0万亩,人工露地栽培基地0.25万亩。鲜果采摘量达到0.5万吨,加工量达到1.0万吨。蓝莓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
四、主要建设任务及重点工程
根据蓝莓产业发展目标,针对我市蓝莓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重点抓好蓝莓基地建设与推广体系建设等工程。
(一)基地建设布局
根据蓝莓生长习性,综合考虑土壤PH值及栽培蓝莓所需的松针等资源情况,充分考虑蓝莓野生资源分布、自然地理条件、产业发展基础、旅游资源等因素,优先安排野生资源保护与开发,兼顾蓝靛果等其它浆果品种,把蓝莓生产区域划分为三大区域。
1.野生蓝莓保护与利用区。在我市野生蓝莓集中分布的市林业局所辖区域建立野生蓝莓抚育管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