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要求
1.明确责任,积极推进。各县区于5月份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区域排查;6月份提出具体组建方案;7至8月建立组织架构,协调推进党员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9月份结合全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创育一并召开现场推进会;10至12月份重点探索制定区域型党组织运行规则。
2.注重配套,规范运作。区域性党组织建成后,要及时选好配强新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并加强针对性教育培训,使其尽快进入角色。指导新建党组织理清工作思路,健全规章制度,抓好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活动,尽快发挥作用。
3.勇于创新,务求实效。把推进区域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既尊重实际、稳妥推进,又创造条件、大胆探索,着力形成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互联、互动、互促、互帮运行机制,促进区域内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附件4:
“百村推优强队伍”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全市深入开展“南太湖创业创新先锋”创先争优活动总体安排,现就开展“百村推优强队伍”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化“党员人才工程”建设,创新党员发展机制,重点在全市100个左右60岁以上党员超过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大力实施发展党员“公推选优”制度,探索开展“公推农村优秀青年”活动。到2012年,使全市农村基本消除60岁以上党员超过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全市行政村党员中60岁以上党员占比例有所下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逐步改善。
二、工作措施
1.逐村制定工作计划。对排查掌握的60岁以上党员占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各县区委组织部要重点指导,乡镇党委要会同村党组织分析原因,逐村制定发展党员工作三年规划和当年发展计划,科学规划党员发展工作。
2.全面实施公推选优。拓宽组织视野,把发展党员“关口”前移,实施发展党员公推选优,建立由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非党村干部等组成的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库。
3.分步落实培养计划。对推选出来的优秀青年人才,坚持分类分层实施培养,落实培养计划。要创新培养模式,推行“帮带式”、“积分制”等培训方式,实现党员发展后备人选培养的个性化、立体化,提高培养绩效。
4.重点吸收发展一批。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符合发展条件的发展对象,进一步落实联系培养举措,由乡镇党委组织开展相关培训、考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适时发展吸收一批。同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培养一批农村党员成为创业致富人才。
三、工作要求
1.精心安排,分步实施。5月底前,各县区上报排摸出的60岁以上党员占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名单;7月底前,确定一批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并加强针对性培养;12月底前,有重点地发展一批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