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对2010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


  (一)通过督促检查,其中大方、黔西、织金、金沙四县在春防工作中成绩较为突出。大方县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考核内容,从政府和业务部门两条线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并推行畜禽免疫卡制度,对免疫畜禽进行填卡登记,经防疫员签字后交归畜主保管,实现畜禽免疫建档立卡管理。

  (二)黔西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积极推进动物检疫工作,主动协调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对违法贩运病死畜的车辆进行查处,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金沙县推行防疫反应死亡24小时现场补偿制度,按照每头猪、每只羊补偿100-300元,每头牛补偿800-1500元的标准,对免疫发生死亡的牲畜畜主及时给予补偿,有效提高和保护畜禽饲养农户的免疫积极性。

  (四)织金县加大防疫工作奖惩力度。对防疫密度达90%以上的村分别对乡镇包村领导、村主要负责人、村防疫员给予800元、500元、300元的奖励;对防疫密度低于80%的村,对乡镇包村领导、村主要负责人和村防疫员分别扣罚200元、100元工资,同时解聘防疫员,有效消除了散养户免疫死角。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的县(区)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视不够。如:纳雍县不仅乡镇兽医站未落实“三权”归县管理,还拟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降为股级单位;赫章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严重缺员;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受花节影响,春防工作启动较迟缓。

  (二)除金沙县外,其他县(市、区)免疫反应死亡和反应治疗经费没有完全落实,影响了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三)乡镇兽医站缺编严重,全区乡镇兽医站共有编制1151名,目前仅有801人在职在岗,且在岗人员中学历为畜牧兽医专业的不到50%,动物防疫工作技术力量薄弱。

  (四)牲畜标识佩戴率低。经检查发现,黔西重新镇养猪大户牲畜耳标佩戴率仅为24%,威宁县哈喇河乡农户对牲畜标识佩戴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各类牲畜、包括养羊项目点基本没有佩戴标识。

  (五)动物检疫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乡镇仍未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和肉食品检疫。如:赫章县近20个乡镇检疫工作开展不正常;纳雍县有三分之一乡镇没有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六)部分地方防疫员因待遇低、工作不积极、防疫进度缓慢。如纳雍县防疫员待遇为每人每月100元,低于行署规定的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的标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