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规划要根据规划对象的特点和任务,科学确定规划期。原则上以“十二五”规划期为主,对技术进步快、市场需求变动大的产业,规划期可以定为三至四年。
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实行区域调控和编制区域内市县规划的依据。根据我区发展战略需要,“十二五”时期拟组织编制的区域规划有:配合省编制贵州西部(毕水兴)经济带发展规划并编制毕节子规划,“一带两翼”区域发展规划。规划期为五年,展望到2020年。
4、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为使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到选题准确、研究深入,充分体现战略性、针对性、实用性,地区根据“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发展环境、思路目标、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社会发展和人才科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研究选定了23个重大课题,由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研究,目前已形成课题初步成果(未终审)。要抓紧开展工作,尽快结题,为规划编制打下好的基础。
各县要结合实际需要,确定一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点课题,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进行研究。要提高研究水平,使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紧密结合,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评估、论证工作。
(二)规划编制要求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切实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立足我区欠发达、欠开发的实际,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关系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特色和发展重点,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更新规划编制理念,进一步改进规划编制方法,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和前瞻性,把握全局,开拓创新,体现战略思维,增强可操作性,使“十二五”规划真正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2、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地区规划主管部门要根据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办法,规范规划编制的程序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