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竣工验收(11月1日-30日)。农牧区住房建设要本着“完成一村、验收一村”的原则,建设计划全部完成后,由村两委提出申请,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并由县农村牧区奖励性住房建设、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作领导小组共同组织,由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联合组织验收。
5、奖励补助(12月1日-30日)。凡新建或翻建住房经验收合格的,或者进城购买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的,以及到中、小城镇建设符合城镇规划条件自用住房的农牧户,凭验收手续或房产证领取奖励性补助、游牧民定居、危房改造等相应补助资金。
四、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形成合力
(一)整合利用涉农项目和资金,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按照整村推进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将农牧区各类住房建设和其它涉农涉牧项目统筹安排到示范村和“百企联百村”,做到集中投放、分口实施、各记其功。重点整合的5类项目包括:农牧区危旧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游牧民定居和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异地搬迁、迁村并点等各类住房建设项目;人畜饮水、农牧区供电、道路硬化、通讯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类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生态涵养、旅游开发等各类涉农产业项目;改厕改圈、节能环保、绿化植树、农牧区环境连片治理等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政权建设、卫生、医疗设施、设备、文化体育设施、农(牧)家书屋、流动电影服务、太阳能公共照明、万村千乡市场、幼儿园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通过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投入、集中实施,全面提高农村牧区水、电、路、话、房等协调建设水平,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对此,县、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围绕示范村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本着“拾遗补漏、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补什么”的办法,摸清现状底数、核准建设内容,理清投资渠道,以县为单位分类打捆确定建设项目,上报州政府汇总平衡后,集中与省级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对接,合理确定示范村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时序。
(二)整合实施城乡住房建设项目,提升住房建设水平。在不违背政策原则的前提下,要深入研究农牧区各类住房建设之间、城乡住房建设之间的整合实施问题,并注意做到“渠道不乱、投向不变、统筹使用、形成合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力。在农村牧区,要分部门、分渠道将农牧区危旧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游牧民定居和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异地搬迁、迁村并点等各类住房建设项目有机整合使用,从而减轻农牧民负担,使住房建设标准一步到位,避免重复投资;在城镇社区,要以住房建设为抓手,通过把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项目资金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加快城镇居住小区建设步伐,引导更多的群众进城定居,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运用银行信贷政策,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协调联系,运用好银行信贷政策,切实为农牧民建房提供信贷支持。充分利用省级财政利民信贷资金,足额用于农牧民住房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为农村牧区建房自筹困难住户争取足额的贴息贷款。
(四)集中统一购置建材,平抑支农建材价格。在鼓励农牧民以自采自建为主的同时,由各县农牧区建房主管部门组织统一招标,集中采购农村牧区住房建设所需的砖、钢材、水泥、管线等大宗建材以及建筑节能环保产品、材料等,为农牧户自建房直接提供实物帮助,让农牧民得到实惠,提高农牧民建房的积极性。集中采购建材必须有农牧民代表参加。州、县有关部门要制定平抑支农建材价格的措施,防止支农建材价格上扬和其他扰乱支农建材市场的行为。
五、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牧区住房建设工作实行各级政府“一把手”负责制,逐级确定责任人,采取州包县、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户的办法,建立健全信息档案,实行实名制管理。为切实强化县、乡两级对农村牧区住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在调整充实县一级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并全面落实县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人民政府和村“两委”负责组织指导工程项目具体实施的工作责任机制。
(二)严格程序,规范运作。各县建设、农牧、民政部门以及各乡(镇)对建房补助对象及补助标准要进行严格审核,规范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完善建房户档案管理制度,并按照“青海省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农户档案管理系统”的内容要求,建立农户电子档案,严格档案管理,确保农户档案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录入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三)严格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按照“一户一宅”的农村牧区宅基地管理要求和农村牧区住房建设年度计划,明确农牧区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合理安排农村牧区住房建设用地,保证住房建设用地需求。各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摸清村庄用地现状,充分挖掘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鼓励农牧民利用闲置宅基地、空闲地等进行住房建设。严格核实农户新建、改建自用住房的宅基地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坚决防止“一户多宅” 或“建成新宅,旧宅不退还、不复耕”现象发生。农牧民异地新建或购买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的可保留原宅基地。
(四)加强技术服务,确保工程质量。各县建设、民政、农牧等部门要免费提供安全、经济、适用房屋设计图集和施工方案,免费发放给农牧户参考,并开设农村牧区住房建设咨询窗口,面向农牧民提供住房建设技术服务。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工程质监部门将本区域的农牧民建房纳入质量监督范围,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选址要考虑防洪、防灾因素,并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尽快完善乡镇建设管理机构,提高直接服务和管理农牧区住房建设的能力,加快农村牧区建筑工匠培训力度,指导农牧民建设环保节能、质量安全住房。
(五)强化资金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州、县财政部门要设立农村牧区住房建设资金专户,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并按有关资金管理规定规范使用。要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和标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严禁套取农牧区住房建设补助资金。要强化监督检查,尤其要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重点督查。相关部门要制定农村牧区住房建设的资金使用、质量监管和验收办法。年度计划完成后,县政府要组织验收,并将验收情况及时提交省、州建设、民政、农牧部门备案。
(六)加强部门配合,全面推进工作。州县建设、民政、农牧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计划下达,并做好农村牧区住房建设的指导与监督,州、县财政部门负责补助资金拨付和监管,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牧区住房建设工作。
(七)加强宣传、积极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宣传引导,使农牧区住房建设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家喻户晓,激发农村牧区基层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支持农牧民住房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1、8个示范村、350个自然村名单
2、海南州2011年度奖励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表
3、海南州2011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任务分解表
4、海南州2011年度游牧民定居工程任务分解表
附件1:
海南州2011年8个示范村、350个自然村名单
示
范
村
8
个
| 县名
| 乡镇
| 村数
| 示范村
|
共和县
|
| 3
| 恰卜恰镇东香卡村、倒淌河镇蒙古村、黑马河乡正去乎村
|
贵德县
|
| 2
| 河东乡下罗家村、河西镇北房村
|
贵南县
|
| 1
| 河州村
|
同德县
|
| 1
| 阿血尔村
|
兴海县
|
| 1
| 都台村
|
自
然
村350个
| 共和县(96)
| 沙珠玉乡
| 10
| 扎布达村、珠玉村、上村、曲沟村、种子村、上卡力岗村、耐海塔村、直乃亥村、下卡力岗村、达连海村
|
黑马河乡
| 3
| 加隆村、文巴村、然去乎村、
|
恰卜恰镇
| 13
| 尕寺村、加拉村、索吉亥村、上塔迈村、下塔迈村、上梅村、下梅村、西台村、次汗素村、加隆台村、乙浪堂村、索尔加村、东巴村
|
切吉乡
| 8
| 加什科村、哇合村、祁加村、新村、莫合村、乔夫旦村、东科村、塔秀村
|
石乃亥乡
| 6
| 向公村、鲁色村、尕日拉村、切吉村、如龙村、铁卜加村、
|
塘格木镇
| 16
| 吾赫勒村、金塘村、尕当村、东格村、达拉村、华塘村、智德村、曲宗村、哈尔干村、黄河村、加什达村、浪娘村、曲让村、中果村、治海村、更尕村
|
廿地乡
| 5
| 羊让村、切扎村、拉龙村、廿地村、曲什纳村
|
龙羊峡镇
| 13
| 后菊花村、麻尼磨台村、阿乙亥村、克才村、次汗土亥村、德胜村、曹多隆村、黄河村、查那村、龙才村、龙羊新村、瓦里关村、多隆沟村
|
铁盖乡
| 10
| 马汉台村、吾雷村、哈汗土亥村、托勒台村、上合乐寺村、下合乐寺村、委曲村、铁盖村、拉才村、七台村
|
江西沟乡
| 3
| 元者村、莫热村、大仓村
|
倒淌河镇
| 9
| 拉乙亥麻村、甲乙村、元者村、哈乙亥村、黄科村、黑科村、东卫村、次汗达哇村
|
贵德县(49)
| 河阴镇
| 12
| 杏花村、城关村、西家嘴村、大史家村、张家沟村、红柳滩村、城西村、城北村、城东村、邓家村、童家村、郭拉村
|
河西镇
| 8
| 格尔加村、下排村、下马家村、上刘屯村、西山湾村、下刘屯村、红岩村、贺尔加村
|
河东乡
| 8
| 沙柳湾村、马加西村、杨家村、太平村、周家村、保宁村、、麻巴村、查达村、
|
新街乡
| 4
| 上卡村、新街村、陆切村、下卡村、
|
拉西瓦镇
| 4
| 罗汉堂村、尼那村、昨那村、尼那新村
|
常牧镇
| 5
| 周屯村、上兰角村、兰角滩村、加卜查村、拉德村、
|
尕让乡
| 8
| 大磨村、千户村、尕让村、阿什贡村、希望村、蓆笈滩村、黄河滩村、二连村
|
贵南县(77)
| 茫曲镇
| 10
| 塔哇村、江当村、上达玉村、达玉村、加土乎村、毡匠村、沙拉村、那然村、托勒村、昂索村
|
茫拉乡
| 14
| 都兰村、下洛哇村、合然村、却旦塘村、康吾羊村、江当村、麻格塘村、郭玉乎村、上洛哇村、郭拉村、达茫村、吐鲁村、拉干村、克周村
|
塔秀乡
| 9
| 塔秀村、贡哇村、子哈村、加斯村、达龙村、西格村、扎日干村、巴塘村、黑羊场
|
过马营镇
| 9
| 角色村、洛加村、麻什干村、沙加村、切扎村、过芒村、多拉村、达拉村、查乃亥村
|
沙沟乡
| 16
| 东科村、西崖村、东吾羊村、尕巴村、洛合相村、赛什塘村、石乃亥村、查纳村、汪什科村、关塘村、德茫村、郭仁多村、拉扎村、居乎拉村、郭列村、东让村
|
森多乡
| 16
| 青稞羊村、本龙村、元义村、加当村、日茫村、斗龙村、赛羊村、完秀村、扎什给村、加尚村、鲁秀麻村、塔哇村、卡加村、贡哇村、斯肉村、尼么龙村
|
过马营镇
| 3
| 草业公司、直亥村、日安村
|
同德县(72)
| 尕巴松多镇
| 16
| 德什端村、科加村、秀么村、瓜什则村、贡么村、欧后扎村、申吾村、夏日仓村、欧沟村、北扎村、完科村、赛加村、知后迈村、美日克村、斗后言村、科日干村
|
巴沟乡
| 22
| 松多村、地干村、尕哇麻村、火炬村、上巴村、下巴村、托头村、曲乃亥村、上尕毛其村、下尕毛其村、班多村、团结村、上阿格村、上才乃亥村、下才乃亥村、新村、直德村、本龙村、下阿格村、卡力岗村、加日亥村、然果村
|
唐谷镇
| 16
| 美日克村、优隆村、那仁村、托斯村、扎血尔村、东吾村、元庄村、达隆村、力伦村、哈夏村、合土村、加吾村、东格村、赛塘村、青迈村、加拉村
|
秀麻乡
| 8
| 豆后索村、木合村、达哇村、宁龙村、豆龙村、德格村、老虎村、三八村
|
河北乡
| 10
| 赛若村、赛唐村、黄河村、格什格村、下知迈村、赛欠村、赛羊村、金科村、上知迈村、赛德村、
|
兴海县(56)
| 河卡镇
| 10
| 上游村、灯塔村、羊曲村、红旗村、宁曲村、加拉确什滩、幸福村、五一村、白龙村
|
龙藏乡
| 7
| 日旭村、赛日巴村、纳洞村、龙藏乡浪青村、桑什斗村、木果村、麻日毛村
|
子科滩镇
| 8
| 黄清村、泉曲村、那洞村、青根河村、恰当村、日干村、切卜藏村、直亥买村
|
曲什安镇
| 5
| 团结村、才乃亥村、塔洞村、大米滩村、莫多村
|
温泉乡
| 7
| 赛什塘村、温泉村、南木塘村、多巴村、尕科河村、长水村、盖什干村、
|
唐乃亥乡
| 13
| 野马台村、夏塘村、加吾沟村、乡中村、上村、沙那村、民族村、龙曲村、明星村、上鹿圈村、下鹿圈村、桑当村、乡下村、
|
中铁乡
| 7
| 杜宗村、恰青村、吉浪村、豆后塘村、隆务龙村、然毛村、民族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