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作:
1.做好基本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
2.强化基本建设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工作。
(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建规委、地震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实施时间:2009年
五、推进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一)工作内容和要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重要的应急救援基础设施,是政府构筑全民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妥善安置和管理灾区群众的有力保障,是城市防灾能力提升的标志。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的要求,依据平时与震时、休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广场、学校运动场的新建、重建或改建,加快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主要工作:
开展县级以上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指导单位:市地震局、建规委、国土局、民政局、教育局。
(四)实施时间:2009年
六、开展重点建筑抗震能力普查以及校舍抗震性能鉴定改造
(一)工作内容和要求:由地震引发的建构筑物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地震出现重大人员伤亡,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和抗震救灾的顺利开展,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要切实提高重点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尤其是提高中小学校舍、医院、人群密集的办公、商业、住宅区和城市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能力,避免因地震发生群死群伤和城市基础设施瘫痪的事件发生。
主要工作:
1.开展重点监视防御区政府办公用房、医院、大型商场等重点房屋抗震性能普查。
2.开展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校舍抗震性能鉴定和改造。
3.重点监控和提高城市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指导单位:市地震局、建规委、教育局
(四)完成时间:2009年
七、加强“三网一员”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一)工作内容和要求:地震宏观前兆观测网与测报员、震情灾情速报网与速报员、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与宣传员、防震减灾助理员等“三网一员” 是专业地震监测工作的重要补充,更是取得地震短临预报成功的主要力量。面对复杂的震情形势和潜在的地震危险,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三网一员”的作用,搞好“三网一员”建设,完善政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组织“三网一员”培训班,指导他们开展地震宏观异常测报、地震灾情速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地震应急准备等工作,以应对可能突发的破坏性地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