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依托南京丰富的农业科教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力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完善农村气象灾害信息发布设施,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强化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启动实施有机农业工程,加快培育一批产值千万元和亿元以上的品牌农产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林局、市质监局、市气象局,各郊县)
四、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13、加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加快实施“万顷良田”工程,今年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等区县,都要选择发展用地需求量大、基层积极性高、拆旧区规划潜力大的镇村,开展1~2个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通过争取省“点供”,以及清理盘活低效利用土地的办法,为工业用地腾出空间。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建设,扩大土地流转市场建设试点,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今年新增规模流转10万亩以上,累计流转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45%。(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委农工办,各郊县)
14、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拓展支农领域,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推广“农贷直通车”和“贷款一卡通”。完善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扩大邮政储蓄银行对农村信贷投放。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投资主体可以多元化。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农村担保机制。积极探索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等微型金融服务组织,新增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12家左右,力争总数达到20家以上。巩固拓展农业保险试点,继续做好主要种植业养殖业险种,加快建立高效设施农业、农机具和林木等保险新品种,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责任单位: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农行省分行营业部、市委农工办、市发改委,各郊县)
15、建立农村合作经济改革试验示范区。通过加强整合、综合、集成,着力打造15个左右合作经济试验示范区,发挥先导效应,形成示范品牌,试验示范区农民参合比例达到60%以上。继续加强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政策扶持,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贴息办法,发展提升农村“三大合作”,推动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今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80家、社区股份合作社 80 家,带动农户参合比例达到 45%。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跨行业、跨区县发展,形成一批示范合作联社,力争培育3~5个销售额超亿元的合作联社。(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各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