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郊县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分解方案的通知


  20、优化农村基础环境。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水利建设投资的机遇,力争启动滁河、水阳江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一批大型泵站改造,开展中小河流治理,推进水土保持,建设生态屏障。完善农村道路交通网络,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50公里、改造危桥15座。年内基本解决农村人口不安全饮水问题。推动实施六合、溧水、高淳供长江水计划。大力推进“绿色南京”建设,实施土城头路绿化工程,打造秦淮河滨江沿河百里风光带,新增造林7万亩、完成村庄绿化600个。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完成100个规划保留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资源开发办、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农林局、市建委、市市容局,各郊县)

  六、以镇村能力建设为重点,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21、持续推进帮促攻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更大力度从项目、资金上支持经济薄弱镇发展。突出帮促重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增长点项目建设上,切实增强经济薄弱镇自身造血功能。区县、镇街要强化载体建设,提高项目的承接能力。创新村企挂钩结对机制,由给钱给物更多地向吸引企业就近发展产业延伸配套项目转变,增强经济薄弱村内生发展动力。(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市经委,各郊县)

  22、加强村级能力建设。对经济薄弱村进行逐村剖析,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拟定发展规划。市、郊县、镇街共同出资帮助可支配收入50万元以下的189个村,在区县开发区或镇街工业集中区各建 5000 平方米工业标房,由园区统一招商、保底分红、收益归村,今年首批完成100个村的标房建设。因地制宜创建特色产业村,大力发展集体物业、合作经济,增强村级经济产业支撑,用2年时间使所有村可支配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按照轻重缓急处理好发展公益事业和保障民生的关系,加快化解村级债务。提升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由市、郊县两级共同扶持,年内彻底消除21个无组织活动场所的村,解决100个村组织活动场所不达标的问题。(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市国土局、市民政局,相关郊县)

  23、推动示范村建设。区县级以上典型示范村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要全覆盖,集体资产股份改革要全覆盖,集体经济收入要有明显提高。按照“示范引领、重点推进、梯度发展、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突出新规划、新机制、新能源、新水源、新田园、新家园“六新”建设,整合资源和投入,将“康居示范村”、“生态村”创建与典型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50个市级、100 多个区县级示范村要做成新农村建设的标杆,今年要再创省级示范村5个,建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典型。(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相关郊县)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