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意见


  四、扎实推进党校科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 坚持科研工作的正确方向。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按照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党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上的优势,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研究,深化对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多出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 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委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紧围绕南京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形成针对性强、有新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和关心党校科研工作,在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工作时,吸收党校专家学者参与研究,主动给党校科研出题目、交任务,并在调查研究、科研立项等方面提供必要帮助,促进党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党校科研要面向社会,加强同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党校之间的科研协作,加强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开放的科研体制和以项目为枢纽的科研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教学科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健全科研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健全党校系统科研指导、课题立项和合作研究制度。 加强党校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切实保障教学科研工作和党校综合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室)的数字化水平,不断增强文献信息服务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办好市委党校刊物。

  五、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校工作人员队伍 加强以教师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根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工作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党校工作人员队伍。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把内部培养和人才引进结合起来,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实践锻炼、激励竞争、考核评价等机制,建立党校教师挂职锻炼、专题调研制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省会中心城市资源优势,积极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适当增加实践者授课比重,实现优质师资资源共享。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党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支持和帮助党校做好优秀人才选调工作。根据党校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党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要有利于吸引人才和人才队伍稳定。要把党校干部交流纳入全市干部交流工作统筹安排,加大党校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增强党校干部队伍的活力。 健全党校工作人员管理体制。党校工作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工作人员,人事和工资等管理按照公务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未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人事工资等管理按照事业单位的相关政策执行。党校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教师的各种待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