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实现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国家和省政策的对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重点扶持参保边缘户等困难群体。2010 年被征地农民100%进入基本生活保障,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面达到90%以上。
25、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将在宁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将新办小企业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将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大病医疗保险。彻底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2010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镇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26、完善低收入群体保障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简化转诊和救助资金的审批程序,个人负担费用由政府财政承担,尽可能降低大重病患者自付比例,方便困难群体及时就医。
27、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加大市政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拓展重点康复项目,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白内障复明手术等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确保残疾人都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贫困家庭残疾人享有免费康复服务。
28、加强老年福利设施建设。2010年新增老年福利机构床位 2000 张,新增农村敬老院床位 500 张,新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00个,市级示范福利机构达到总数的20%,城区具有医疗资质机构床位达到30%以上。为独居老人扩装“安康通”紧急呼叫系统 4200 台,全市增加到10000台。
(五)加强综合整治,提升环境质量2010 至 2012 年 3 年间,全市小康环境质量指数稳定达到 80 分以上。确保城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确保生态市建设达标率稳定达到90%以上。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保持在100%,农村达到96%以上。城乡污水处理率达到88%以上。
29、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清除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一切排污口和无关设施,建设区域联网联供体系。2010年埋设供水管线 125 公里,农村剩余的 8.5 万人实现饮用水安全。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河道整治清水工程,在农村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2010 年完成六城区 10 条黑臭河流专项整治,污水收集管网达到150公里以上,污水日处理规模达到180万吨,建成5个重点污水处理厂、36个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
30、加强生活环境治理。开展生态区(县)创建,加强餐饮、娱乐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源监控,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噪声环境敏感点道路采取消噪措施,设置隔声屏障、种植绿化带等。采取河道调蓄等措施,提高城区防汛排涝能力,确保居民片区雨天不受淹。2010年清洁燃料使用率、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处理率均达到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