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北龙胜县、资源县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区。
本区包括龙胜、资源和全州西北部、兴安北部、临桂西北部地区。该区为碎屑岩、花岗岩分布区,属中山峡谷地貌,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花岗岩风化层、残坡积层厚且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又地处桂北暴雨中心分布区,降雨强度大且集中,由于采矿、修路、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岩体稳定性遭受破坏,促进了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易诱发地质灾害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开挖坡脚、采矿、修筑公路、兴建小水电等。
2.桂林东部灌阳、全州、兴安、灵川海洋山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区。
本区包括灌阳县全境,全州县东南部、兴安县东南部、灵川县东部、阳朔县东北部、恭城瑶族自治县西部、北部地区。地貌属中山峡谷地区,山坡陡峭,岩性为碎屑岩和花岗岩,地质构造发育,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体风化强烈,风化层厚,年降雨量1400-1700mm,雨量充沛,海洋山、都庞岭山地沟谷纵横坡度较大,流域的汇水条件良好,有利于水和碎屑物的汇集及运移,为泥石流的发育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诱发地质灾害的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坡脚开挖、采矿、兴建小水电和修路等,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3.西部临桂、永福崩塌、滑坡易发区。
本区包括临桂南部南边山和永福东南部等地区,地貌以中低山、低山丘陵为主,位于架桥岭背斜核部和西翼。为广西多雨区、暴雨中心之一,雨量充沛,降雨强度大,地质灾害受构造、岩性、地貌控制,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经暴雨诱发而产生。威胁城镇、乡村居民、交通道路安全,该区为2008年降雨强度、雨量最大的地区,经过强降雨袭击,引发大量的地质灾害,边坡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易诱发地质灾害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建房开挖坡脚、修筑公路、兴建小水电等,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崩塌、滑坡。
4.南部恭城、平乐、荔蒲崩塌、滑坡次易发区。
本区位于桂林市南部山地,包括恭城南部部分、平乐大部分地区和荔蒲南部一部分地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部分为中低山区,坡面坡度多大于30°,风化强烈,残坡积层厚度2-8m不等,土层松散,厚度较大,雨水冲刷入渗,易造成坡土体强度降低,引发地质灾害。2008年经过几次强降雨袭击,新增一些灾害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开挖坡脚、采矿、修筑公路、兴建小水电等,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崩塌、滑坡。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