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放开医疗服务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促进民营医院从追求盈利向发展卫生事业转变,建立一个健康、成熟的医疗服务市场。
由谢若斯同志牵头,医管处负责,医政处协助,12月份前完成
五、完善院办院管制度
主要目标:巩固“院办院管”机制,完善解决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科学就医体系的形成。
(一)实行属地一体化管理
1.强化举办责任。强化区级政府举办社康中心的职能,强化举办医院的支持力度,保障政府投入的资金、人员编制、设备资源到位。
由罗乐宣同志牵头,妇社处负责,规财处、人事处协助,12月份前完成
2.实行属地化管理。市级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公立医院不再举办社康中心,将其目前举办的社康中心移交给属地区政府公立医院举办。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社康中心的协调和管理。
由罗乐宣同志牵头,妇社处负责,规财处、人事处协助,12月份前完成
3.实行一体化管理。推广宝安区西乡街道的做法,鼓励有条件的区以区、街道为单元,将社康中心集中交由一家二级或一级医院举办,由其承担社康中心的职能,负责统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举办事务,实现社康中心的集中式、一体化管理。
由罗乐宣同志牵头,妇社处负责,12月份前完成
4.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社康中心资源配置标准和《深圳市全科医学服务标准》,加快解决社康中心租用业务用房的问题,提高适宜设备配置标准,加大规范化全科医师培训力度,强化对举办医院社康管理人员的培训,推动社康中心的标准化建设。
由罗乐宣同志牵头,妇社处负责,规财处、人事处协助,12月份前完成
(二)完善社康中心服务模式
1.完善科学就医体系。利用医院与社康中心之间的上下联动天然机制,完善分级诊疗、分片转诊、社区首诊模式,将普通门诊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在医院设置门诊信息管理平台,推行预约诊疗服务等改革举措,为社康中心上转的病人提供便捷的转诊服务。
由罗乐宣同志牵头,妇社处负责,医管处、医政处协助,12月份前完成
2.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以社康中心为管理平台,以举办医院为技术后盾,完善财政、医保、收费等相关配套政策,将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组合起来,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让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真正把政府保障市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能落到实处。
由罗乐宣同志牵头,妇社处负责,医管处、医政处协助,12月份前完成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