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制定公共服务领域服务标准化体系,制定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体系,制定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制定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立标准研究中心,走联合发展道路,积极参加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和龙头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增强计量技术支撑能力。完善我市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强化计量监督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技术支撑。
加强计量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水平,以适应宽量程、多参数、高准确度计量器具的检定要求,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覆盖能力,确保在相应领域实现量值的有效传递。加强对法定计量机构、计量授权机构的监督管理,培育一批有较强计量检测服务能力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计量校准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民生计量。规范本市供电、供水、供气等行业的计量行为,开展以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为主的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在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店、医院、餐饮业、商场和超市开展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树立一批诚信计量典型。
加强能源计量建设。引导企业依法配备和使用能源计量器具,推行测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逐步实现全市能源器具配备完备和智能化,实现能源计量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系统化。完善供热计量工作,供热站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受检率达到100%。加强能效标识监督检查,规范节能产品的市场秩序。加强商品过度包装监督检查。
(3)加强认证认可执法监管。建立统一高效的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加大对认证市场和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认证市场和检测机构规范发展。
加强认证监管。对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家电下乡等强制性认证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强对管理体系、食品农产品等自愿性认证的监督检查。
推动管理体系认证。积极推动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力争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9000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0张,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200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张。
加强高端产业检测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环保等高端产业和重点领域的检测实验室发展,推动我市检测实验室的技术能力、数量规模、检测收入得到全面提升。
4.大力建设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计量检测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计量院在天津建立分院。筹建天津市计量院检测基地,在滨海新区建设1.5万平方米的实验室,满足滨海新区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天津市检测校准集团,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扩大市场占有率。
质量检测服务平台建设。筹建中国质检院滨海检测中心。依托“中华自行车王国”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天津市高端电动车、自行车检测中心。建立天津市新型节能建材产品质检中心、贵金属制品质检中心、风电设备(结构件)产品质检中心、新能源电池、LED产品质检中心。在此基础上,申请批准筹建相应国家质检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