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探索建立直接投资、补贴扶持、以奖代投、政府采购、贷款贴息等投入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加大对县级专业剧团的扶持,推动业余文艺团体和民间专业剧团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现代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机关、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尽可能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文化服务。到2015年,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免费向辖区群众开放。
(五)壮大文化产业
1.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快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完成柳叶湖低碳生态旅游文化主题公园、体育生态园二期工程、太阳山宗教文化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引进力度,采取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催生一批产业集中度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强的现代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大力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着力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
2.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根据我市的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运用高新技术,加快发展网络信息业、数字动漫业、文化创意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后发优势;积极发展文娱演艺业、文博会展业、体育休闲业、艺术培训业、园林业。
3.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培育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产业相对集中区,使之成为集聚人才、策划创作、制作生产、宣传发行、经营销售的平台。“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完成善卷文化产业园、常德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推动文化产权交易、文化创意无形资产的评估、认证、担保、法律服务等一系列中介机制的完善,促进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