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以加强组织联络为重点,完善应急管理专家组工作机制。各级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切实履行服务协调职责,建立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定期向专家通报机制,在制定应急管理规范性文件、项目论证、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要及时征询专家意见,各类预案的发布要组织专家评审。一旦发生较大以上突发事件,要及时组织专家开展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州、县(市、口岸)相关部门要加快组建专项和部门预案专家组,乡(镇、场、街道)要根据总体预案和实际需要,组建相应的技术指导组。2009年自治州召开了应急管理专家组会议,完成了3大类20个专项调研课题,收到良好效果。今年,各县(市、口岸)要参照自治州的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和需要,组织开展应急管理专家调研活动。
3. 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加快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一是推进州、县、乡三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州、县(市、口岸)应急管理办公室要认真研究应急救援支队和大队的运行机制,促其逐步向“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发展。赛管委应急管理办公室要结合景区工作特点,整合驻景区单位力量,积极建设景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乡(镇、场、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要积极探索以基层民兵组织为主体组建乡、村级层面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途径。二是推进重点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年内,地震、水利、林业、气象、国土资源、安监、建设、交通、环境、畜牧兽医、卫生、电力、通信等部门要明确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全面推进地震救援、防汛抗旱、森林草原消防、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群防群控、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公用事业(电力、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市容环境等)保障、重大动物疫情处置、卫生医疗救援等重点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其它部门也要围绕实施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的需要,抓好相应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为预案的落实提供人力支撑。三是推进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能力。安监、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高危行业企业、学校和托幼机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乡(镇、场、街道)要积极督促辖区单位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共青团和红十字会要加强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级应急管理办公室要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力量的普查登记,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登记台帐,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联动机制打好基础。
㈡ 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