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明确普法学习重点。以新颁布施行的《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和《
杭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等为学习重点,抓住重要农事季节,利用各种载体,采取送法下乡、法律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向管理相对人、农民群众尤其是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和安全责任意识。
7、创新农业普法方式。开展农业法律进企业(合作社)活动,探索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规模主体的普法方式,进一步扩大农业普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普法成效。
8、完成“五五”普法考核目标。按照“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年的工作要求,督促、指导农业“五五”普法和农业普法试点工作,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认真回顾,及时查找不足和薄弱环节,确保“五五”普法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打扶结合保障农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9、组织开展农业执法专项行动。在加强日常监管和巡查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好三次行动和一个活动。三次行动:春秋两次以整治种子、农药、肥料和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为主要内容的“绿剑”农资打假集中执法行动和一次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行动。一个活动:根据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开展我市种子执法年活动。
10、强化农业投入品抽检。今年计划完成农业投入品抽检579批次,并加大不合格产品查处力度,推进农资和农产品质量提高。
11、抓好小农资整治与规范收尾工作。上半年完成对各区、县(市)小农资整规工作考核验收,全市全面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小农资整规目标任务。及时总结全市小农资整治与规范取得的成效经验,探索完善小农资整规长效监管机制。
12、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按照“突出主题、集中时间、上下互动、讲求实效”的原则,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业执法工作的良好氛围。
13、深化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开展农资信用评级工作,探索实施农资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中确定的评定百家(次)农资信用企业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