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在推动科技兴农上加快转型升级
(1)加大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种子种苗工程,重点引进、选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新品种和名特稀品种;加大对农业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并加速开发利用和试验示范。加强设施农业技术和农业装备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运技术研究。
(2)全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粮油产业重点加强对超级稻、双低油菜新品种及全程机械化生产、免耕直播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蔬菜产业重点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机化栽培生产技术;茶叶产业重点推广应用质量全程安全控制技术;蚕桑产业重点开展新品种的选育,推广省力化养蚕和方格蔟营茧等技术;水果产业重点推广 “三疏二改一覆”、 水果套袋技术;畜牧产业重点加强生态牧业、排泄物综合利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监测技术研究;水产产业重点推广健康生态养殖、优质种苗繁育。完成省下达的农技推广任务。
(3)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深化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高级人才500名。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用三年时间对重点乡镇农技站长和重点产业带建设相关农技指导员轮训一遍。组织“绿色证书”、阳光工程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3、要在强化依法护农上保障转型升级
(1)加强农业行政法制建设。开展立法调研,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法制体系;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管理能力;推进农资经营信用体系建设,查处违法行为,调处生产事故,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建无公害生产基地16万亩,建设“三品”示范基地10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0只、绿色有机食品15只;实行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制度,核发食用农产品产地标志卡4000张;加强农产品检测,对六大类农产品定量检测3000批次,快速定性检测10000批次,基地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6%以上。
(3)加强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强化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畜禽强制免疫工作,保障免疫质量;严把检疫关口,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完善外来动物和动物产品备案报验制度,建立植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测报准确率达90%,推广水稻综合防治面积110万亩,统防统治15万亩,农药减量增效控害65万亩。
4、要在优化基础条件上促进转型升级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