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1年杭州市建设工地民工学校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区(开发区)、县(市)建设局,各建设主体及施工企业、委直属各单位:
现将杭州市建设工地民工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杭州市建设工地民工学校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制订实施意见,于4月底前上报杭州市建设工地民工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
二O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附件:
2011年杭州市建设工地民工学校工作意见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杭州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市、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新的一年建设工地民工学校工作意义重大。现就民工学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主线,坚持培育“两新人”(即“新杭州人”、“新型产业工人”)战略目标,构建工地实名制管理、岗前培训、“双标化”创建“三合一”民工学校集约化产学的新路径,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着力完善办学师资和教学网络,着力强化产学联动管理和长效机制,着力深化社区共建和民主促民生活动,着力推进示范民工学校和文明工地创建扩面提质增量,着力提升民工学校“六化”(即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人文化、常态化)整体水平,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 、打造学习型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三合一”集约化产学新路径,增强民工学校效能和作用
民工学校源于建设工地又服务于工程建设和工地管理全过程,是整个工地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工学校作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样板工地评选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求民工学校走上民工实名制管理、岗前培训、“双标化”创建“三合一”集约化产学的轨道。实名制管理是前提,岗前培训是手段,“双标化”创建是目的。三者有机结合于民工学校的平台,从工程建设管理尤其是急、难、险、重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以致用培训,达到“1+1+1>3”的实效。因此,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管辖建设工地民工学校产学结合办学思路、方式方法的指导和服务。各主办主体要创建“三合一”的集约化产学运作机制,以实名制管理掌握施工现场民工底数和人员特点,针对工程建设各阶段、各分项、各专业、各节点、各部位、各程序、各工种的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以及周边条件、外部环境和社会反响等因素,充分利用民工学校平台,突出岗前技能培训和上岗应知应会重点,全面落实“8+1”必修课内容教学并加以细化,即上好文明礼仪、道德法制、权益保障、健康卫生4课以做好人;上好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实用技能、文明施工4课以干好活;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一手抓创建,一手抓整治,创出一个杭州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样板工地(即文明工地)。